語文課當成科學課 杭州一群小學生變身“小烏鴉”
摘要:吳樂乙在做實驗 一轉(zhuǎn)眼學期已經(jīng)接近尾聲了,剛進入小學的孩子,已經(jīng)學完了人生中第一本厚厚的語文書。對于他們而言,這本語文書里給他們印象最深刻的課文是什么? 杭
吳樂乙在做實驗
一轉(zhuǎn)眼學期已經(jīng)接近尾聲了,剛進入小學的孩子,已經(jīng)學完了人生中第一本厚厚的語文書。對于他們而言,這本語文書里給他們印象最深刻的課文是什么?
杭州九蓮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一致認為是《烏鴉喝水》。
孩子們?yōu)槭裁磿@篇文章印象深刻呢?九蓮小學的校長蔣曉告訴記者,兩個多星期前,她在上這篇課文時動了點小心思:讓學生依照課文做了一個實驗——如果你是那只烏鴉,你能按照烏鴉喝水的方法,最后喝到水嗎?
孩子們可興奮了,立馬變身小烏鴉,做起各種實驗。很多學生花費了一兩個小時,才將瓶中的水上升到瓶口。實驗過程中,一年級的學生腦洞大開,各種想法都跳了出來。
“紙上得來終覺淺,絕知此事要躬行。對于孩子,體驗是最好的教育。”蔣曉說。
一個學生用了249顆石子 終于喝到水了
一年級小學生還不會寫作文,但這次烏鴉喝水的實驗做下來,幾乎每個學生都寫了一大段的心得。
“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水不多的瓶子,嘴巴伸進去試了一下,喝不到,然后用筷子模仿烏鴉叼小石子放進瓶子里,放了20顆小石子后,水位上升了一些,再用嘴巴伸入試了試,還是喝不著。繼續(xù)放小石子,放入76顆小石子后,瓶子里的水到了瓶口,終于喝到水了。”學生周辰旭說。
學生吳樂乙不簡單,他完成了一項超級工程,用石頭最多,一共用了249顆石子才喝到水。
他用的瓶子是類似于可樂形狀的飲料瓶,瓶底有四個凸起,瓶身兩頭稍大,中間稍細。“剛開始放石子時,水面上升得很快,但是放到水要接近瓶口的位置時,我感覺水位就很難上升了。”吳樂乙說,看到這樣的情況,他就專門挑一些小石子,往大石子的縫隙里面塞,費了九牛二虎之力,水面終于上升到了瓶口,共用了249顆石子。
在實驗中,吳樂乙一個人耐心地花費了很多時間才完成這個任務。“瓶口比較小,石子的規(guī)格和數(shù)量上的要求都會比較高,我是一路走一路找,找了那么多小石子,小手小腳上都是泥巴。”他感慨道,小烏鴉不但聰明,還有耐心堅持下去,真是好樣的。
他還有一個發(fā)現(xiàn),因為想到小烏鴉是在戶外找的石子,他也在家門口的空地里找石子,“在我放入淺淺一層石子之后,水就已經(jīng)變得非常臟了,這樣臟的水,小烏鴉能喝嗎?”吳樂乙說,“烏鴉好可憐,這么辛苦,喝到的水還那么臟。”
另一個學生一邊做實驗,一邊記錄小石子的數(shù)量,真有點科學家的風范。“放了20顆石子,水有明顯上升;放到140顆,可以勉強喝到一點點;放到180顆以后,烏鴉終于可以喝到水了。”
小烏鴉的堅持不懈
學生們體驗后才發(fā)現(xiàn)
一個實驗做下來,小學生們還真有不少新發(fā)現(xiàn)。
“我第一次實驗,瓶子里的水只有三分之一的樣子,石子放了一半就高出了水面,之后再放石子,水面就不再上升了。”學生夏博羿說。在實驗時,他使用的是圓柱形的玻璃瓶,瓶身細長,粗細均勻,瓶頸短瓶口小,和通常店鋪里售賣的裝果汁的瓶子類似。
第一次實驗失敗后,夏博羿將水加到了一半以上,又做了第二次。為了確保實驗能成功,他放石子時專挑大的,結(jié)果放了48顆石頭后,水面就上升到了瓶口。
“可是烏鴉的嘴很小,大石子它應該銜不起來。”想到這里,夏博羿又做了第三次實驗,還是大半瓶水的量,他根據(jù)烏鴉喙的大小,專門挑小的石子放入瓶內(nèi),大概放了111顆石子后,水面成功上升到了瓶口。
整個實驗做下來,夏博羿用了一個半小時,做完后整個人腰酸背痛。他和媽媽感嘆道,自己用手撿石子都這么累,何況小烏鴉用的是嘴巴,實在是太辛苦了。
夏博羿說,如果他是那只小烏鴉,一定要找水比較多的瓶子,否則不管放多少小石子下去,水都不會漫上來。他對記者說,因為通過這個實驗他明白了,要想通過放石子的方法喝到水,起始水位應該要在瓶身的一半以上。
有個學生做完實驗后,發(fā)現(xiàn)通過一個個放小石子提升水位的方法實在太累,這樣子下去“烏鴉不是渴死,而是被累死了”。
在實驗中,孩子們還感受到了小烏鴉堅持不懈的精神,學會了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。
蔣校長對記者說,讓孩子做這個實驗,初衷是為了讓他們學會在遇到困難后,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。烏鴉喝水的故事還涉及到許多科學常識,比如為什么將石頭放入水中,水就會上升等,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實際操作,孩子是很難領(lǐng)會的。
科學老師解讀:烏鴉喝水,知識點不少
孩子們對這篇課文留下了深刻印象,以至于不久前美術(shù)老師布置的繪畫作業(yè),有學生畫的就是“烏鴉喝水”——一只漆黑的烏鴉,疲憊地在天空中飛翔,不斷將尋找到的石子放入一個小瓶子里。
《烏鴉喝水》是一篇經(jīng)典的寓言故事,很多小學生爸媽們小時候讀書時就有,一直保留到現(xiàn)在。
一直以來,大家認為烏鴉通過投入石子就能喝到水是理所當然的,很少有人質(zhì)疑。但事實證明,烏鴉想要順利喝到水是有條件的。
教科書里能喝到水的烏鴉,是否真的能喝到水?
錢報記者查找了不同版本的教科書,發(fā)現(xiàn)里面關(guān)于烏鴉、瓶子和水位有各種不同的描繪。
杭州中小學正在使用的2016版部編教材,插圖中的瓶子是一個瓶身均勻的圓柱形的玻璃小口瓶,瓶頸很短,瓶身是褐色的,看不出水位;蘇教版的插圖中配的是一個倒三角的長頸玻璃瓶,和花瓶的形狀相似,水位在1/3處;北師大的教材插圖畫的是兩頭小中間大的橢圓形玻璃瓶,水位在1/3處……
這些插圖中,哪一種烏鴉喝到水的概率更大呢?記者找到了杭州惠興中學的科學老師呂志杰解疑答惑。
呂老師認為,容器的形狀對烏鴉能否喝到水的概率有一定影響。
“這個實驗能不能成功,取決于在水面上升到瓶口前,瓶內(nèi)石頭疊加的高度是否超過水面,只要水面上升得比石頭疊加高度增加得快,實驗就能成功。因此,如果瓶子的形狀呈正三角錐形,因為上方底面積比下方小,當增加的體積一定時,上方水面上升的高度一定會比下方石子累加的高度大。”呂老師說。
所以,教科書中呈倒三角錐的瓶子如果水位沒有足夠的高度,烏鴉是很難喝到水的,最有利的瓶形是三角錐形。
“認為石頭小,成功的可能性大的學生,主要是認為小石頭間的空隙會比大石頭小,卻忽視了大石頭間的空隙沒有小石頭多,如果在大小石頭的形狀完全相同的情況下,投入大石子還是投入小石子的差別是不大的。”呂老師說,如果想要通過改變石頭來增加成功率,可以嘗試大小石頭混用的方法,這樣可填充的體積會更大,縫隙更小。(通訊員 陳宏程 記者 梁建偉)
責任編輯:yss
(原標題:新華網(wǎng))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版權(quán)聲明:
1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(wǎng)合法擁有版權(quán)或有權(quán)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(quán)不得轉(zhuǎn)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(quán)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(quán)范圍內(nèi)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(wǎng)應有權(quán)益,否則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(wǎng)將授權(quán)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(quán)者的法律責任。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2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他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團體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(guān)法律責任。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(chǎn)權(quán)的作品,請與我們?nèi)〉寐?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