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孩子說話≠會說孩子的話 孩子不喜歡“五會家長”
摘要: 網(wǎng)上有一句流行語,形象地反映了親子交流的樣子——不做作業(yè)母慈子孝,一做作業(yè)雞飛狗跳?! ≡谌粘I钪?,與孩子斗智斗勇成為大多數(shù)家長的家常便飯。老師
網(wǎng)上有一句流行語,形象地反映了親子交流的樣子——不做作業(yè)母慈子孝,一做作業(yè)雞飛狗跳。
在日常生活中,與孩子斗智斗勇成為大多數(shù)家長的家常便飯。老師們經(jīng)常聽到家長一臉無奈地說:“我已經(jīng)和他說過了,罵也罵了,打也打了,哎,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!”
家長們苦惱,其實孩子也苦惱。日前,杭州九蓮小學校長蔣曉通過調研發(fā)現(xiàn),家長自認為苦口婆心的話,孩子未必真的聽懂了,“和孩子說話≠會說孩子的話”。她告訴記者,有五類家長最被孩子嫌棄,“大家可以對號入座,如果自己是其中一類家長,得改一改,真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(fā),學會說孩子的話”。
面對“五會”家長
孩子也苦惱
在九蓮小學有一個常規(guī)舉措,每學期期中、期末,學校就會下發(fā)《爸爸媽媽成績單》,其中有一欄是“你最想對爸媽說的話”。
蔣曉說,從孩子們交上來的情況看,他們的煩惱并不比家長少,多數(shù)反映的是和爸爸媽媽溝通的問題,歸納了一下,孩子們最苦惱的就是自己有一個“五會”家長,看看,你有沒有中招?
同一件事試試不同方法
效果真的不一樣
同樣處理一件事,如果說話的方式不同,取得的效果也會大不同。蔣曉說,家長每天都在跟孩子交流,但家長們有沒有想過,你所說的話能在孩子心里蕩起多大的漣漪?她舉了兩個例子,得到了不同的處理效果。
●讓他保管好自己的東西。
孩子:爸爸,我的衣服丟在學校里了,找不到了。
爸爸一邊在班級群里問,一邊教育自己的孩子:自己的東西要珍惜,一次不注意可以原諒,再不注意就要懲罰了!
孩子點點頭:哦,下次注意。
“這是我們家長最常用的教育方式,孩子以后還會丟東西嗎?估計還會,因為孩子只是迫于家長要懲罰的威脅,覺得自己錯了,可一轉身就會忘記。因為這樣的教育對孩子來說,不是發(fā)自內心要去改正它,而是來自于外力的強加,功效只在一時。”
蔣曉請這位家長換了一個溝通方式:“你給孩子講一個故事:××有一件漂亮的衣服,藍藍的……(你自己描述,講得越美越好)!它是××的好朋友,陪他一起上學,還給他在冷冷的日子里帶去溫暖。今天,粗心的××不知把它丟在哪里了。放學了,小朋友們一個一個回家了,××也回家了,可衣服回不了家了,它一個人在漆黑的學校里哭!問問孩子,你心里怎么想的?該怎么辦呢?和孩子討論找回來的方法,爸爸已經(jīng)替你在群里問了,好心的××幫忙找到了放在講臺上了,明天記得謝謝他,也記得把衣服帶回來。”
家長一試,反饋回來的信息:講了故事,他都感動得快流淚了。蔣曉解釋道,這樣說的好處是培養(yǎng)孩子遇事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習慣,培養(yǎng)孩子善良、同情、責任心和感恩心。
●培養(yǎng)他獨立做作業(yè)。
一天,媽媽試著離開正在做作業(yè)的孩子,孩子認真地把作業(yè)都做完了,媽媽進去后,孩子說:“媽媽,我做好了。”
媽媽心里開心,但只是很淡然地“嗯”了一聲。孩子心里是多么渴望得到你的肯定,可你這樣的反應,孩子心里會想:陪不陪我做一個樣,以后還是你陪著我做吧。
換種方式,開心就要表達出來——
孩子做完,告訴媽媽做完了。媽媽睜大眼睛,表現(xiàn)得很驚喜:“哇,今天媽媽不在旁邊,你竟然都做完了。真是太了不起(豎一下大拇指),來,乖寶貝,媽媽抱一個,如果明天還能這樣,媽媽會更開心的!”
這樣做的好處是,父母用行動強化了孩子正確的做法,無形中告訴孩子“你可以的”,讓他有一種成功感,給他提出一點小要求,明天還可以這樣,讓他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。
●只會催。
“快點起床!”“快點吃早飯!”“快點做作業(yè)!”“快點看書!”……似乎“快點”就是爸媽的口頭禪。
結果:越催孩子越煩,越煩就越不高興做。
●只會擦。
“爸媽坐我旁邊看我寫作業(yè),沒寫幾個字,他(她)就直接拿著橡皮過來擦,就知道擦、擦、擦!我已經(jīng)很努力在寫了,你能不擦嗎?”
結果:越擦越不高興寫作業(yè),嚴重的就開始逃避作業(yè)。
●只會煩。
“爸媽是唐僧,我犯錯了,他講了,我知道了,可他們還是不停地講呀講呀。聽到后來,我都不知道他們講了什么!”
結果:一個唾沫橫飛,一個云里霧里,反反復復這幾句話,孩子都能背出來了。以后再犯,家長還沒說,孩子就能背出來。
●只會吼。
“媽媽是只河東獅,一看到我犯錯誤,就要吼我,樣子真難看。”
結果:孩子被吼愣了,至于吼了什么,一概屏蔽了。
●只會打。
“我犯錯了,爸爸不好好和我說,就知道打我,他是不是不愛我了?”
結果:時間一長,孩子對爸媽的脾氣一清二楚,犯錯了,頂多也就挨幾下打,還能把他怎么著。
三招,學會和孩子有效溝通
蔣曉說,和孩子交流是有技巧的,敲門其實很簡單,掌握三點就可以了。
第一:要了解孩子的心里想法。
如果孩子犯錯,先別急著火上來,你先要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,為什么會這樣做。把了解到的情況和他說一遍,說不定有出入呢?然后問一下他當時怎么想的?通過溝通,了解事情的原委。記?。赫埬阋欢ㄒ硇苑治觥<词购⒆映粤颂?,也能變成你教育的契機,任何事都有兩面性,你要引導孩子往正面的方向思考。
如果孩子某些事情做得不夠好,存在一定的問題,那你也要了解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,是生理還是心理。比如,孩子跳繩跳不好,有的孩子先天感統(tǒng)失調,沒辦法平衡,那應該就醫(yī)并進行針對性訓練,而不是一味地著急埋怨。有的孩子怕吃苦受累,不肯跳,是心理上的畏難情緒,那要溝通交流和體驗。
第二:學會換位思考。
在說之前,先想一想自己說出去的話孩子會怎么想?能不能打動孩子?如果你覺得自己的話能打動孩子再和他交流,不打無準備之仗。有的話,連你自己都不能接受,孩子怎么可能接受呢?能說到孩子的心坎里去,那是最有效的,這在心理學中叫作“共情”。
孩子有他自己的語言體系,感性、充滿幻想、喜歡動手實踐……比較喜歡的方式是講故事、比一比、做一做等方式,家長們可以多用用。
第三:學會說“我們”。
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, 一個人最基礎的需要是安全感,爸爸媽媽永遠是孩子的靠山,和孩子說話時,請說“我們”。這給孩子的感覺你是和他站在同一陣營的,有快樂大家一起分享,有困難大家一起承擔和解決。你們永遠是他最堅強的后盾。孩子有安全感,才會更有信心去面對各種困難。要是老說“你怎么樣”,“你怎么樣”,漸漸地,他在心理上會和你疏離,遇到困難的時候,就會變得自暴自棄。當然,更不能當著孩子的面說“他”了,這會讓孩子更難以接受!
當孩子成功的時候,請你說:“我們的××竟然把××事情完成了,爸爸媽媽真開心!”表揚的時候請一定要說具體的事,不能籠統(tǒng)地說“好、棒”。
當孩子畏懼困難的時候,請你說:“沒關系,我們一起再試試。”
當孩子犯錯的時候,請你說:“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這件事情。”解決完了之后,問一下他的感受,強化一下他的記憶,以至于下次不犯錯或者一點一點改正壞習慣。
蔣曉說,學會和孩子交流,改變你的說話真的很重要。“教育無小事,事事皆教育,請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說話,不做孩子們眼中的‘五會’父母!”(記者 梁建偉)
責任編輯:yss
(原標題:新華網(wǎng))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版權聲明:
1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(wǎng)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(wǎng)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(wǎng)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2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團體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