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我們重溫魯迅的話——救救孩子
摘要:從媒體的報道看到,近來一段時間,孩子意外死亡的悲劇不斷上演,整理起來,歷歷在目,條條悲催,讓人心碎。8月4日傍晚,4歲半男孩童童(化名)陪同親屬一起前往上海市寶山南
從媒體的報道看到,近來一段時間,孩子意外死亡的悲劇不斷上演,整理起來,歷歷在目,條條悲催,讓人心碎。
畢節(jié),又一次發(fā)生留守兒童身亡事件。這一次,還和性侵有關聯(lián)。面對如此慘劇,在接受采訪時,著名的心理專家青音忍不住反問:畢節(jié)到底怎么了?畢節(jié),此前,發(fā)生過幾次留守兒童身亡事件。
黃河,令華夏兒女自豪的、美到無與倫比的母親河,卻因為一個個鮮活生命的逝去變得讓人痛心......悲痛之余,筆者想說,黃河不是“避暑勝地”。當孩子被河水吞噬,花朵般的生命驟然終止,親人的傷痛,搜救者的失落,社會的惋惜,一切都晚了。痛定思痛,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,不要再有任何人被黃河吞噬,讓黃河悲歌徹底絕響。
鄧州頻現(xiàn)吃人坑, 5天5條命,悲劇接連上演,讓人無語。
每年暑期,都是溺水事故的高發(fā)期。雖然學校和家長都會教導孩子,提高安全防范意識,但還是防不勝防。因為溺水,5天之內(nèi),南陽鄧州的5個孩子就相繼離開了,平均年齡還不到16歲。。。。。。鄧州市文曲鄉(xiāng)程家村,
野游有危險,謹慎下水是關鍵。施救者若不熟水性或不了解現(xiàn)場水情,不應輕易下水,應呼救或報警。未成年人不宜下水救人。悲劇的發(fā)生要讓他人有所警醒,有所觸動,否則悲劇就會在一種麻木中被無情地復制。在新學期開學之前,記者寫下這些文字,就想提醒人們珍愛生命,并祈禱在以后的每個暑期,不再發(fā)生溺水這種悲劇事件。
也是在
這些天我相信,針對屢屢發(fā)生的兒童意外死亡事故,
人的一生中,有的錯誤可以犯一次,他有改正的機會,有的錯誤一次都不能犯,因為他不可逆轉(zhuǎn)。家長的失職,管理的錯位,廠家的質(zhì)量意識差,監(jiān)督的不到位等等都是意外事故頻發(fā)的因素,而諸多因素中有一處鏈條斷裂,就可能出現(xiàn)不可逆轉(zhuǎn)的惡性事故。
怎么辦?總體而言,人們心知肚明-任何時候都要系緊安全帶,做到謹慎仔細認真,不帶著孩子做危險的事情,告知孩子們什么是危險的事情,怎樣避免危險的事情”
當孩子們的生存遇到危機的時候,還是先保命要緊,因為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,都只有一次。生命是1,與生命相關的任何事情都是零,沒有生命中的1,其他都無從談起。沒有了生命,其他都是空談。這就是生命指數(shù)。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,其他都是從屬的,這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的大白話。
逝者長已矣!家長們的喪子之痛是多么的不幸!至于原因,是缺乏警示標志?是家長看管不善?是孩子意識不夠?還是學校教育不夠?這些問題,值得每個大人去思考! 這些年,幾乎每年夏季,溺水身亡事件總會占據(jù)一定的新聞版面,刺激著人們的眼球與神經(jīng),一聲聲警鐘響徹在我們耳畔。
孩子們是花朵,是希望,是未來,是明天,孩子們是天真爛漫無邪的,孩子們是調(diào)皮淘氣貪玩的,面對災難和飛來橫禍,孩子們也是年幼無知的,面對危險和不測,孩子們也是無助的
溺水而亡的,鎖在車內(nèi)的,玩火自焚的,野游會淹死孩子,鎖在車內(nèi)會熱死孩子,失火會少死孩子,太多了,心中想麻痹但確實麻痹不起來。孩子們身后站著父母姥爺姥姥,站著爺爺奶奶,叔叔阿姨,孩子們身后是一個和多個家庭的幸福。
以車廂里鎖兒童為例, 都說亡羊補牢未為晚也,可是某些人就是不長記性,在私家車進入了尋常百姓家中之后,伴隨而來的“富貴病”卻接二連三發(fā)生,此類病癥與吃出來的“三高”顯然不一樣,而是車主隨意將兒童置于車內(nèi),悲劇就在這一念之差中發(fā)生,僅今年以來,就多次發(fā)生兒童在車內(nèi)死亡事件。此類悲劇發(fā)生的原因主要有三個,一是疏忽大意,將孩子遺忘在車內(nèi);二是孩子睡著了,不忍心吵醒孩子;三是最普遍的心理,就是認為將孩子放在車內(nèi)很安全。之所以最終釀成傷亡的慘禍,蓋因孩子呆在車內(nèi)時間太長,加之又是炎熱的夏天,不要說孩子,即便成年人也會吃不消。再說了,即便不是夏天,將孩子長時間反鎖在車內(nèi),也會因空氣不流通,而發(fā)生窒息的兇險。
為了防止類似悲劇發(fā)生,很多人出主意想辦法,有人說孩子可以按喇叭自救,也有人提議玻璃不要貼深色的車窗膜,外面能看見車內(nèi)了,就能方便人們及時解救。雖然,這些都是很好的辦法,但我以為都是權宜之計,畢竟不是每輛車在熄火之后,喇叭都能按響,而幾乎所有車主都不愿意車內(nèi)的景象都為外界一覽無遺。
筆者以為,要杜絕此類悲劇的發(fā)生,最好的辦法不是讓孩子自救,因為孩子歲尚小,并不一定能掌握逃生技巧,而是汽車生產(chǎn)廠家必須在車內(nèi)設立“兒童不宜留置車內(nèi)”的警示標語,既要醒目,又不能影響車內(nèi)的美觀,只要讓車主或家長都注意到了這個安全提示,相信大家都不會冒著危險將兒童留置在車內(nèi)。為了防止車主疏忽大意,車主在反瑣車門之前,只要車內(nèi)還有人,就像不系安全帶一樣,車子就會自動報警。 有人建議從技術措施角度看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,就看汽車生產(chǎn)商是愿不愿順勢而為,在人性化方面下功夫了。
種種跡象表明,魯迅的話——“救救孩子”近在眼前,而不是聳人聽聞,大驚小怪。
“救救孩子”乃魯迅先生近百年前的“原創(chuàng)”。我之重拾這一話題,源自最近央視的《今日說法》節(jié)目于學校寒假期間播出的“解讀青春期”內(nèi)容。正是這些內(nèi)容接二連三地展播,才引發(fā)我不吐不快的緊迫。
事實上,大考失利后的絕望自戕,與父母失和后的出走,社會叢林中的失聯(lián)甚至遇害,時時充斥著媒體,亦令日漸麻木的成人世界熟視無睹。各人充其量不過自掃門前雪罷了。日前春運報道中父親將女兒用手拷鎖住以免孩子走失的插曲,或是當下成年人對下一代關切的普遍寫照。
花季失色的案例,倘全然歸因于青春期叛逆的必然,以為心理醫(yī)生的出場便可作根本性療救,則是無可救藥的粗陋簡化。而作出“社會、政府、家庭和學校達至無形合謀”的判斷,想必也不會離大譜。
家庭和學校,孩子們寄身時間最長的地方,也是他們期望獲得溫暖和關愛最多的所在。當“分數(shù)至上”和“望子成龍”的魔咒結(jié)成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時,他們離自由和快樂也就漸行漸遠;當然,更悲催的是那些農(nóng)村孩子,為生存而奔波的父母無奈之際置他們于自生自滅的境地,悲劇的腳本自那時起已然在醞釀中。
孩子處于夢想的花季,但上述種種,讓他們怎敢有夢想。但愿“救救孩子”的呼喊僅是我的自作驚人之語。
資料顯示,中國13多億人口,18歲以下青少年大約3.6億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救救孩子,任重道遠;救救孩子,需要擔當;救救孩子善莫大焉。
魯迅《狂人日記》中的最后一句是“救救孩子……”。面對當時吃人的社會所提出的人肉筵席,狂人想到的不是“救救自己”,而是“救救孩子”,因為他知道只有孩子才是未來的希望。魯迅在《熱風•隨感錄四十》中說:“直到近來,經(jīng)過許多學者的研究,才知道孩子的世界,與成人截然不同;倘不先行理解,一味蠻做,便大礙于孩子的發(fā)達。所以,一切設施都應該以孩子為本位……”
近百年前,魯迅在《狂人日記》中呼吁——“救救孩子”。時光飛馳,飄搖的舊中國已經(jīng)成為穩(wěn)定的新中國,孩子的命運沒有得到讓人應有的改變,我們要重溫魯迅的呼喊:救救孩子!
人的天性最重要的是追求自由,在孩子身上,自由表現(xiàn)得最明顯。懵懂無知的兒童總是讓人快樂的,把救救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兒童自身之上,這是很可悲的事情,責任在大人。用一句俗套的話說就是問題出在孩子們身上,但大人們需要吃藥。
為了兒童能夠“在燦爛的陽光下”,我們現(xiàn)在應該采取行動!
責任編輯:df
(原標題:駐馬店網(wǎng))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版權聲明:
1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(wǎng)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不得轉(zhuǎn)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(nèi)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(wǎng)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(wǎng)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2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他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團體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(chǎn)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?nèi)〉寐?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