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解網絡謠言,爭做“四有”中國好網民
摘要: 特約評論員秦川 前不久,中央網信辦、各地網信辦、相關網站負責同志在“2015中國好網民系列活動”專題網頁留言,點贊“四有”中國好網民,呼吁掀
前不久,中央網信辦、各地網信辦、相關網站負責同志在“2015中國好網民系列活動”專題網頁留言,點贊“四有”中國好網民,呼吁掀起爭做“四有”中國好網民熱潮。而由中央網信辦指導、央視網中國公開課頻道策劃制作的《網絡大講堂》系列原創(chuàng)公開課也將在8月初推出倡導“四有”中國好網民,呼吁杜絕網絡謠言的節(jié)目。
何謂“四有”好網民?有高度的安全意識、有文明的網絡素養(yǎng)、有守法的行為習慣、有必備的防護技能。“四有”是一把看不見卻可感受的標尺。有無契合法律刻度,有無吻合道德刻度,有無咬合能力刻度,是不是好網民,有沒有做到“四有”,拿標尺一量便一目了然。截至2015年6月底,中國網民數已達6.68億,手機網民5.94億,如果每名網民都向“四有”靠攏,不僅網民自身澄澈優(yōu)雅,互聯(lián)網也前途無量。
成為“四有”好網民,應有所為有所不為。所為者,不言而喻;所不為者,同樣林林總總。比如如何對待網絡謠言?
要想成為好網民,就不能造謠。網絡謠言,蠱惑人心。由于網絡平臺大、傳播快,最容易被謠言裹挾。任由網絡謠言生成,互聯(lián)網的“植被”就會敗壞,互聯(lián)網生態(tài)就必然惡化。不制造網絡謠言,這是基本的上網底線之一。有些人出于利益或好玩,炮制謠言,結果被拘留,教訓不可謂不深刻。千萬別以為制造網絡謠言不會產生什么后果,更別認為造謠后可以逍遙法外。同時,也別認為造善意的謠言就沒事,天津某網絡編輯為了提醒市民防止兒童拐賣,編造了10個容易被拐的場所,出發(fā)點雖好,但屬編造,同樣被刑拘。
要想成為好網民,也不能傳謠。有時,面對抓人眼球卻未經證實的消息,手指一摁或鼠標一點,便輕易完成了一次傳謠。傳謠的網民,有時并無惡意,甚至不知不覺之間傳了謠,也屬于“受害者”。但是須知,網上那些聳動人心的消息,有的就是謠言,身為成熟而理性的網民,應該不信謠不傳謠。越是喧囂,越要冷靜;越是眾口一詞,越不能隨波逐流。有“謠”不信、有“謠”不傳,遇事多分析,不傳播心里沒底的信息,就不會被謠言所迷惑。
要想成為好網民,還不能甘于沉默。其實,不造謠容易做到,不信謠不傳謠也較容易做到,難做到的是舉報謠言和撻伐謠言。有些人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,遇到謠言選擇離開;還有的人看到謠言興風作浪,但抱著看笑話或者看熱鬧的心態(tài),也不制止。正因為如此,所謂的“7·23”動車事故中政府花2億天價賠償外籍旅客的謠言,就頗有市場和生命力。其實,對這種拙劣的謠言不能姑息,該舉報就舉報,該撻伐就撻伐,消滅它們,它們才不會繼續(xù)蒙蔽網民。
在信息傳播碎片化的當下,謠言的生成、傳播與消失,遠非“不攻自破”那么簡單,也不是一句“止于智者”就能立馬消散。依法打擊網絡謠言勢在必行??傊?,做好網民,我們一方面要增加自律意識,不造謠、不信謠、不傳謠,另一方面也應該增強公民意識,要敢于辟謠,敢于同造謠者針鋒相對,要掌握“謠言粉碎機”,不讓造謠者興風作浪。
責任編輯:ldm
(原標題:央視網新聞 )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版權聲明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2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站、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