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絡需要道德與法治“穿針引線”
摘要: 1月8日,由國信辦指導、央視網中國公開課頻道策劃制作的《網絡大講堂》系列原創(chuàng)公開課,第三集《網絡道德從心開始》上線播出。本期節(jié)目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孟威博士,從
1月8日,由國信辦指導、央視網中國公開課頻道策劃制作的《網絡大講堂》系列原創(chuàng)公開課,第三集《網絡道德從心開始》上線播出。本期節(jié)目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孟威博士,從“人肉搜索”、“網絡推手”、“微博謠言”等廣大網民熟知的案例入手,講解話語自律的道德責任和網絡交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,并以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的道德觀穿針引線,賦予網絡道德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歷史縱深感。(光明網 1月8日)
想必“人肉搜索”、“網絡推手”、“微博謠言”等已經不是什么新鮮詞匯了,不能說是耳熟能詳,起碼也是為廣大網民所熟悉的。2012年12月18日,人民日報頭版刊文《網絡不是法外之地》指出,網絡世界不是法外之地,網上的言行也會有意無意觸犯法律,人人應有法治意識,對自己的言行負責。虛擬的世界,毫無顧忌的自由,網絡這個社交平臺給人們帶來許多困擾,商業(yè)欺詐、惡意攻擊、造謠傳謠等等。摸爬滾打混跡于網絡,到頭來卻發(fā)現(xiàn)網絡已經突破了許多社會道德的約束,甚至成為了法外之地。
在大力弘揚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的今天,顯然這塊法外之地是需要整治的,如何整治?顯然,在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同時,網絡需要也必須納入法治的框架之內。法能懲治網絡犯罪,給網絡不法之徒以當頭棒喝,當如果網絡世界的參與者都能夠自覺形成一定的道德約束,那么法治與道德的有機結合將是網絡文明的春天。運用法治的懲惡揚善,道德的潤物細無聲,給網絡這個虛擬世界所遭受的創(chuàng)傷來一個“特效”治療,讓道德與法治相互穿針引線,想必創(chuàng)傷會得到痊愈。
毫無疑問,倡導網絡文明,規(guī)范網絡行為,培育網絡道德,構筑科學、文明、健康、守法的互聯(lián)網環(huán)境與陣地是時代發(fā)展的迫切要求,也是文明社會的應有期待。中國是有著數(shù)千年文明的大國,傳統(tǒng)文化底蘊深厚,道德思想百家爭鳴,若能夠將之貫穿于頗具時代特征的互聯(lián)網絡發(fā)展之中,那顯然會讓網絡煥發(fā)出更鮮明的時代特色。中國的傳統(tǒng)文化十分注重個人修養(yǎng)和道德情操的培養(yǎng),修身養(yǎng)性、齊家治國亦是如此,若每個人的道德素養(yǎng)都得到有效的提高,在面對網絡暴力色情等負面影響的時候能夠自覺抵制,在網絡交往中不欺詐不作假,不去惡言惡語地攻擊或侵害他人利益,彼此真誠面對,在面對不良誘惑時能夠保持冷靜,不做有損公序良俗的事,那么網絡文明也并非天方夜譚。
同時,再不斷健全和完善互聯(lián)網相關法律法規(guī),規(guī)范網絡從業(yè)者、媒體參與者的行為,讓網絡活動在守法規(guī)范、平等對待和互惠互利的框架內良性運轉,那么諸如“人肉搜索”、“網絡推手”、“微博謠言”等網絡不良行為的發(fā)生就會大大減少。在此過程中,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博大精深的道德理論將為網絡道德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和動力,而隨著依法治國方略的深入實施,道德與法治二者互為補充,相輔相成,必將為互聯(lián)網絡的文明發(fā)展奠定堅實的基礎。(林君龍)
責任編輯:yss
(原標題:重慶文明網)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版權聲明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2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站、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