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(wǎng)絡安全
首頁 文化 鄉(xiāng)土文化 回望鄉(xiāng)村

趕年集

2019-05-01 14:53 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 責任編輯:律凱凱
發(fā)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《駐馬店手機報》,每天1毛錢,無GPRS流量費。

王太廣

喝了臘八粥,年味兒越來越濃。大人們干了一年的活兒,吃了一年的苦,都想在過年時輕輕松松。小孩子天天盼的就是趕年集看熱鬧,吃好吃的,玩好玩的。

故鄉(xiāng)水屯集是逢單日。每到逢集,小商小販便不約而同地云集這里完成交易。同時,這天集上大小商鋪的生意最好。而逢雙的日子則是“背集”,人頭稀少,有的商鋪雖然開著門,卻是冷冷清清,很少有人光顧,就連大街上走過了幾輛車,哪個男的或女的路過,街坊鄰居都能數(shù)得一清二楚。

水屯集很長,從東關到西邊的樓房莊足足有一公里,東西方向,人們習慣叫這條街為“街筒子”。尤其是每年過了臘八,“街筒子”簡直是人山人海、水泄不通。挑擔的、推車的、挎籃的、拎包的,男人、女人、老人、孩子,人們臉上都掛著過年的喜悅,希望的微笑,從四面八方絡繹不絕地涌向水屯街筒子。

長長的街筒子伴著喧鬧的市聲,兩邊擺滿了豐富的年貨。我9歲那年隨父親和二姐趕年集,集市上有賣針頭線腦、鞋帽、手套等小百貨的;有賣瓜子、水果、蔬菜、煙酒等副食的;有賣豬肉、羊肉、雞、魚等肉類食品的;有賣醬油、醋和各種調(diào)味品的;有賣鍋、盆、罐、等日用品的;有賣紅棗、柿餅子、黃花菜等干貨的;有賣油條、馓子、米糕團、麻糖、羊肉湯等小吃的;還有出售彩氣球、琉璃嘣子、泥老虎、小叫吹、吹糖人和玩把戲的……

然而,我最關心的是小吃攤點和那些兒童玩具,每每遇上一個小吃攤點我總要駐足觀望,瞅著小吃,舔著嘴唇,流著涎水,望食興嘆。當走到一個賣琉璃嘣子的挑子跟前,我一步也不想挪了,看著賣者吹著一鼓一癟的琉璃嘣子,眼氣極了,哭著鬧著非要父親給買一個。

雖說是趕年集,但父親其實囊中羞澀,除了計劃購買的海帶、紅紙、鞭炮、蠟燭等,兜里就不剩幾個錢了。等買完這幾樣東西,父親才咬咬牙同意給我買個琉璃嘣子。我雖然小心翼翼地接著,可能是不會吹的緣故,剛吹兩下,琉璃嘣子就爛了。站在旁邊的二姐埋怨道:“不給你買吧,你鬧!給你買了,你又不會吹,看看爛了不!”本來東西爛了,我心里就很難受,加上二姐一再嘟囔,我咧開大嘴哭了起來。父親不但沒吵我,反而拉著我的手說:“乖,咱去買鞭炮去!”我心里暖暖的。

離好遠就聽見“噼噼啪啪”的鞭炮聲,幾個賣鞭炮的攤主為了證明自己的鞭炮響,不惜血本地比著放炮。我們想快點走過去,可是人太多了,只得走走停停,急死人了。

到了鞭炮市場,發(fā)現(xiàn)東邊的“大地紅”剛剛響過,西邊的“麻雷子”便炸了起來,緊接著還有電光炮、兩響炮、二踢腳等不同的品種。聽大人說,打炮仗的是光明公社康店大隊和留盆公社楊砦大隊的,那里的社員們都會趕炮。一到年根,他們就帶著一家人窩在家里,靠著祖上傳下來的趕炮手藝,自配火藥和紙張,為年底下炮市里的買賣忙活。不幾天的工夫趕制出來的鞭和炮被馬車拉到集上,燃放的鞭炮吸引著趕年集的人們,里三層外三層扎堆聽響,品頭論足。像我這么大愛炮的小孩子,根本不顧大人的斥責,在人群里擠來鉆去、東奔西竄,盡情玩耍,拼命地在炮市里撒歡、高喊、跳躍。每當燃放大炮時,我就用雙手捂著耳朵,當然也有猝不及防響起的大炮,聽了叫人嚇了一跳。當父親問我要啥炮時,我毫不猶豫地要了一包“摔炮”,一掛“草節(jié)子”紅鞭炮。因為這兩種炮都不太響,危險性不大。摔炮可以邊走路邊摔,“草節(jié)子”鞭可以抖散,裝在口袋里一會兒放一個,可以多玩會兒。

初二的那年春節(jié)前,母親讓我去水屯街把兩捆蔥賣掉,再買點五香調(diào)料和紅紙、鞭炮。我進入菜市場沒多大會兒就把兩捆蔥賣掉了。我高興極了,懷里揣著錢沿著街筒子往里走,當走到賣調(diào)料的攤子旁,聽見一位老漢像唱歌謠一樣大聲叫賣:“大茴香、小茴香、買回家里熬鮮湯;八大味,都要買,家人夸獎沒人怪……”好聽的歌謠摻和著佐料沁人的香氣,飄出了好遠,牽動著趕年集的人們,我的心就像絞著的轱轆,急切的情緒實在按捺不住,主動掏錢購買。

當我買罷調(diào)料準備去新華書店買紅紙時,看到新華書店門口東西兩側的墻上都掛著一排排寫好的紅紙春聯(lián),唯有一個攤點卻與眾不同。別人是紅紙,他是白紙;別人用墨汁,他用的是紅、黃、藍廣告色;別人用的是毛筆,他用的是二指寬的木頭片;別人寫出來的行楷字體,他寫出來的卻是幾種色彩畫出來的“花鳥”字體。我越看越稀奇,由衷佩服他的功夫。我邊看邊琢磨,逐步悟出了其中的技法。我回家后也找到一塊柳樹片子,把一頭用斧子砸散,放在醋里泡泡,使其發(fā)軟成絲,這樣在兩邊和中間蘸上不同的廣告色就可以寫“花鳥”字了,這算是我趕年集的一大收獲。

故鄉(xiāng)的年集,就像一幅水墨隨意潑灑出來的民俗風情畫,讓我終生都會在這畫里行走,永遠都會回味著年集文化的快樂。

責任編輯:律凱凱
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

  • 點贊

  • 高興

  • 羨慕

  • 憤怒

  • 震驚

  • 難過

  • 流淚

  • 無奈

  • 槍稿

  • 標題黨

版權聲明:

1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(wǎng)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(nèi)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(wǎng)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(wǎng)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
2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團體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(chǎn)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?nèi)〉寐?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
返回首頁
相關新聞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