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縣區(qū) 平輿縣

土樓不再土

2018-10-15 08:10 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 wh
發(fā)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《駐馬店手機報》,每天1毛錢,無GPRS流量費。

摘要:□張振立我的老家土樓是平輿縣陽城鎮(zhèn)的一個自然村,改革開放40年來,這里所發(fā)生的變化,說“天翻地覆”也不為過。周邊及其遠方的客人來過土樓以后,都說土樓不再

□張振立

我的老家土樓是平輿縣陽城鎮(zhèn)的一個自然村,改革開放40年來,這里所發(fā)生的變化,說“天翻地覆”也不為過。周邊及其遠方的客人來過土樓以后,都說土樓不再土!

土樓不再土,首先是指它人居環(huán)境的變化:曾經(jīng)的舊村莊變成了新花園,土坯房變成了兩層樓,污水坑變成了荷花池。

改革開放之前,我們的村名雖然叫土樓,可全村人誰也沒有見過土樓的模樣,因為從民國末期被焚之后,全村就再也沒有建過樓房。住樓房,是村民做夢都不會想的事情。改革開放之初,我們村經(jīng)歷“75·8”大洪水已經(jīng)3年多了,可還是清一色的土坯房、茅草屋,連個瓦檐邊、磚包墻的人家都沒有?,F(xiàn)在呢,幾乎所有人家都住進了樓房,過上了水電俱全的生活。其室內(nèi)窗明幾凈,家具布置一點也不輸于城市居民。農(nóng)家小院內(nèi)鮮花盛開,四季芬芳,沒有流淌的污水和房前屋后垃圾亂堆、亂放現(xiàn)象。雖然沒有大城市有錢人家的別墅豪華,但溫馨實用,家的味道特別濃。一個四五口人的家庭,200多平方米的兩層小樓是再普通不過的了,還外帶廂房四合院。雖然也有個別沒有蓋樓房的,但那都是在城市里買了住房、長年定居在城里的人家。村子四周的坑塘,前些年里面的水又黑又臭,池塘水面浮滿了垃圾,走過的人都會捂住鼻子。近年來,村民們響應建設美麗鄉(xiāng)村的號召,加強了環(huán)境治理,坑塘里種植了蓮藕,水變清澈了,池面的垃圾消失了,變成了一朵朵漂亮的荷花,有紅的、粉紅的、黃的。一到夏天,綠風撲面,花香盈村。池塘的風一吹,清香撲鼻而來,各種各樣的魚在碧綠的荷葉間游來游去,村民們有空閑時常來賞花觀魚。村子綠樹環(huán)抱,美麗整潔,村外沃野良田,一幅美麗的田園風光圖。昔日貧窮落后的土樓村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是美麗的社會主義新農(nóng)村了。就在前不久,幾戶幾年前搬到城里的村民又搬回村里來了。

土樓不再土,也指它勞動工具上的變化:土犁子、土耙變成了拖拉機、旋耕機,木耬、鐮刀換成了播種機、收割機。

上世紀70年代末土地才開始承包,村子里家家戶戶都養(yǎng)牲口,用于農(nóng)耕和運輸。犁地、耙地當然還用傳承了數(shù)千年的土犁子、土耙,收割靠鐮刀,播種用木耬。架子車是當時農(nóng)村新興的最時髦的農(nóng)用工具,村子里家境好的人家,才有一輛架子車。村民們朝自家承包的責任田里送肥料,從田里往場院中拉莊稼都用它,還有一些人家買不起架子車,就趁親友或鄰居人家歇工的時候借過來使用,都是一村一族的,大家都姓張,只要張嘴了沒有不答應的。就這樣你幫我我?guī)退?,把苦日子度過去了。那時,人拉犁子、拉耙的現(xiàn)象雖然沒有了,但還有人拉耬播種的情況。我那時在后劉公社的中學教書,秋忙假期間就多次和家人一起拉耬種麥。再看看現(xiàn)在,犁地有拖拉機,耙地有旋耕機,播種有播種機,收獲有收割機,幾乎所有的農(nóng)活都不用人力了。常年在家種地的那些人家,都有了自己的拖拉機、播種機了,耕、種、收全部機械化了,再也看不到那種“面朝黃土背朝天”苦巴巴的場景了。全村的農(nóng)忙季節(jié),田野里馬達轟鳴,三五天光景也就過去了。農(nóng)家親友們坐在田頭抽根煙的工夫,一塊地就在機器的轟鳴中忙活完了,想想都是愜意。剩下的都是閑暇的日子,親友們昨天趕東集,今天趕西集,享受自由而輕松的農(nóng)家樂。那些常年在外打工的,都把自家的土地轉租,或者干脆交給親鄰耕種。誰不說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呢?

土樓不再土,更指它道路交通上的變化,泥土路變成了水泥路,自行車變成了小轎車。

上世紀80年代初,村里村外的道路全是泥土路。村民走過去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。村中街道上豬、羊、雞、鴨的糞便滿地皆是,即便小心走路,也總是踩得兩腳骯臟。最害怕的是夏天連陰雨,污水橫流、泥濘遍地,出門根本不敢穿鞋,否則一腳踩下去鞋子就陷里面了。我就多次身臨其境,受到過這樣的“熱情款待”,至今記憶猶新。至于交通工具,那時候全村就一戶人家有輛自行車,還是城里親戚家用舊了舍不得扔掉送給他家的。1980年,我考入汝南師范在民師班上學,家里沒有錢買自行車,周末來回都是蹭我同學的自行車。直到1982年民師轉正發(fā)工資了,我才買了一輛飛鷹牌自行車,估計應該是我村第一輛新自行車。再看看如今全部硬化的村道,寬敞、干凈、整潔,兩旁錯落有致、漂亮整潔的小樓就是村民的家。村外的道路更是平坦暢達,加上四季不斷變換色彩的田野風光,真有人在畫中走的感覺。每到逢年過節(jié),土樓的村民們開著一輛輛各地牌照的漂亮小轎車從外地趕回來,把村中村邊的道路和空場地都停滿了。我沒有具體統(tǒng)計到底有多少輛,但至少是每戶一輛。我的兒子、女兒雖然都是上班族,和那些經(jīng)商的親友沒法比,但也都有了自己的小轎車?;氐酱謇镆淮蚵牐瑳]有聽說誰家沒有小轎車的。

土樓不再土,還包括它精神風貌上的改變:家家都有大學生,人人臉上充滿陽光,生活變得自信而幸福。

改革開放之前,村里文盲很多。有一些文化人,絕大部分也是在隊辦掃盲班脫盲的。我的一個堂哥初中畢業(yè)后不久,就接到了大隊通知到隊辦學校做了民辦教師。他后來經(jīng)過民師召轉,還當上了鄉(xiāng)聯(lián)中的副校長。我和另一個堂哥1972年底高中畢業(yè),在村中屬于最高學歷,是村民眼中不可多得的“才子”,寶貝疙瘩似的對待。大隊馬上讓他出任生產(chǎn)隊隊長,讓我出任大隊團支書還兼小隊會計。再看看現(xiàn)在,村里高中畢業(yè)的青年已經(jīng)很少了,大多是大專以上學歷,家家都有大學生,而且好多家還有兩個,大學生在村里早已不稀罕了。我堂哥的一雙兒女都是大學畢業(yè),一個在上海工作,一個在西安工作。他弟弟的兩個兒子,也都是大學畢業(yè),兄弟倆不但都在上海找到了滿意的工作,還給老兩口在駐馬店市買了住房,讓兩位老人常年在市里居住,只有逢年過節(jié)才回來見見親友、走走親戚。留在村里的村民,也都自覺地提升思想和認識,創(chuàng)建美麗和諧村,爭做文明新村民,大力移風易俗,破除陳規(guī)陋習,婚事新辦、喜事節(jié)辦、神事不辦,精神風貌發(fā)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,人人臉上充滿陽光,生活變得自信而幸福。

土樓不再土的四大變化,我只能表面粗略地加以敘述。想要更細致、更詳盡地了解它,我只能和大家聊聊我家。以我家為例,再次例證它的變化。

上世紀80年代初,土地承包之初,農(nóng)民的種田積極性空前高漲。一年四季,我媽媽在家里料理家務,祖父喂豬、放羊,父親則領著他的兒子、兒媳披星戴月,早出晚歸,在我家分得的18畝多田地里播種耕耘。收獲的日子,看著大包小包的糧食垛成高高的糧囤,一家人的歡笑都寫在臉上。農(nóng)閑的時候,會鐵匠手藝的父親則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,帶領我們兄弟半夜就起身,生火打鐵。紅彤彤的爐火,叮叮當當?shù)蔫F錘敲擊,宛如一曲有動感畫面背景的致富歌。那時,我和二弟都已娶妻生子。我有了兩個孩子,二弟也有了一個孩子,三弟剛剛結婚還沒有孩子,四弟、五弟還在上學。當時,我剛從民辦教師轉正為公辦教師,在公社聯(lián)中教書,月工資四十幾元,星期天還可以抽空從十多里外趕回來,幫家里干些農(nóng)活。四個男人同心協(xié)力掙錢養(yǎng)家糊口。僅僅四五年時間,我家已經(jīng)蓋起了四間紅磚大瓦房、兩間廂房的四合小院。值得一提的是,父親還在三間主房之側設計另起了一間二層小樓。這是我們土樓村從民國末期被焚毀后第一次建樓。它的出現(xiàn),讓方圓十里八村的百姓看著眼紅,更看到了農(nóng)民通過辛勤勞動也能發(fā)家致富的希望。一個14口之家,住在這樣一個四合小院里,雖然還不是太富裕,手頭也沒有多少積蓄,卻也解決了衣食溫飽,吃穿不愁,其樂融融。

后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,政策越來越好,路子也就越走越寬。祖父、父母已先后去世,四弟、五弟都長大成家,我們這個家也就一分為五。

從我這個家庭和我老家土樓村40年的變遷,你不但可以看到中國農(nóng)村農(nóng)民的整體發(fā)展變化,而且還可以感受中國農(nóng)民以農(nóng)村包圍城市、向城市進軍的挺進速度和穩(wěn)固成效。

最近回鄉(xiāng),和親友們坐在一起閑聊起土樓村的未來,不光要不土,還要更美麗、更幸福,大家就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相互鼓勵:“積土而為山,積水而為海。幸福和美好未來不會自己出現(xiàn),成功屬于勇敢而篤行的人。”親友們那份自信和開朗的笑聲,讓我想起了少年時代讀過的《可愛的中國》一文:“我相信,到那時,到處都是活躍的創(chuàng)造,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,歡歌將代替了悲嘆,笑臉將代替了哭臉,富裕將代替了貧窮……”

責任編輯:wh

(原標題:駐馬店網(wǎng))
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

  • 點贊

  • 高興

  • 羨慕

  • 憤怒

  • 震驚

  • 難過

  • 流淚

  • 無奈

  • 槍稿

  • 標題黨

版權聲明:

1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(wǎng)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(nèi)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(wǎng)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(wǎng)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
2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團體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(chǎn)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?nèi)〉寐?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
返回首頁
相關新聞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