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
首頁 文化 鄉(xiāng)土文化 老照片

媒體融合發(fā)展為文藝評論提供新的可能

2016-08-02 16:54 來源:中國網 責任編輯:wq
發(fā)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《駐馬店手機報》,每天1毛錢,無GPRS流量費。

摘要:“新時期的網絡傳媒中,‘圍觀’即是表態(tài),‘跟帖’就是立場,‘轉帖’體現(xiàn)目的,這些生動體現(xiàn)新媒體意義的群體行動生產了新的藝術評論

“新時期的網絡傳媒中,‘圍觀’即是表態(tài),‘跟帖’就是立場,‘轉帖’體現(xiàn)目的,這些生動體現(xiàn)新媒體意義的群體行動生產了新的藝術評論力量,這都是傳統(tǒng)媒體時代不可想象的新圖景、新變革。”在遼寧省文聯(lián)、營口市文聯(lián)日前舉辦的“媒介融合與文藝評論發(fā)展趨向”學術研討會上,魯迅美術學院副教授李林如是說。

李林描述的景觀得到了與會者的普遍認同。在新媒體時代的海量信息中,信息的“去中心化”使得媒體競爭更加激烈。許多傳統(tǒng)媒體不再自得于向網絡媒體和新媒體免費提供內容,而是在技術門檻可及的范圍內,逐漸架構起立體多元的內容傳播平臺。媒介加快融合,“微”傳播和“微”評論早已不再是新鮮事兒。

記者了解到,《北京青年報》早在2009年就整合“天天副刊”和“讀家酷評”設立“北青藝評”,而后建立“北青藝評”公眾號,其他媒體也很快跟上,出現(xiàn)了《人民日報》的“文藝”、《北京日報》的“古都熱風廣場”等。特別是文藝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,社會各個層面都對文藝評論給予了更大的關注和支持。2015年,《中國文藝評論》雜志創(chuàng)刊;前不久,湖北《長江文藝評論》創(chuàng)刊;包括像中央電視臺這樣的電視媒體,也在其二套節(jié)目《文化正午》中加強了文藝評論的功能。評論,正越發(fā)成為媒體競爭的重要手段。

傳統(tǒng)報刊、網絡和微端傳播的媒介融合,逐漸架構起一種立體多元的媒介景觀,也使得文藝評論的樣貌發(fā)生了深刻變化。近些年,網絡匿名評論者“押沙龍1966”、“北小京”頗為活躍;2015年,在第27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競演期間,一個叫“青評點梅花”的微信公眾號因其觀點犀利、語言鮮活的系列評戲文章也備受矚目。文藝評論呈現(xiàn)出一些鮮明的特點,比如話題性強,更有銳氣;反應快捷,情緒飽滿;門檻較低,更接地氣。與此同時,諸如非理性、情緒化和缺乏厚度與情懷的弊病等也引起了較大的爭議。

 

“文藝不管以什么方式存在,都不會改變它的本質。即使在新媒介中,評論大多還是趨同于普遍共識的探究生命、認識世界的標準。文藝評論的隨意性、碎片化,缺乏理性,文字粗糙,片面、單一、膚淺,在新媒介發(fā)展過程中,會一直貫穿,但它為文藝評論家重新認識當下的文藝評論提供了新的可能。”沈陽市文聯(lián)創(chuàng)評部主任李曉慧說。

這種“新的可能”實際上已經初顯端倪。今年5月在杭州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青年文藝評論家“西湖論壇”上,不少評論者就指出,適應新形勢的稱職評論者,在觀念、素養(yǎng)和話語方式上應該有新的儲備和拓展,知道為什么寫、為誰寫。一段時間以來,文藝評論中自說自話的“圈子評論”備受詬病,而過于推崇學理性的“學院評論”也因不夠接地氣而引起爭議。遼寧省文藝理論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、秘書長馬琳認為,以開放的姿態(tài)面對和擁抱新媒體,應該是文藝評論獲得良好傳播力與影響力的切實路徑。

“當前網絡發(fā)展迅猛,海量藝術作品出現(xiàn),各種利益驅動、全民表達迸發(fā)、傳統(tǒng)媒體競爭等都給新媒體時代的文藝批評帶來一定的挑戰(zhàn),只有找到合適的理論支點、保持適當?shù)木嚯x、打造良好的評論平臺,才能真正產生獨立客觀、有質量、有影響的評論。”中國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副秘書長、中國文聯(lián)文藝評論中心副主任周由強說。遼寧省作協(xié)副主席金芳認為,文藝評論家要自覺融入新媒體,建立與之相適應的語言體系,用新媒體受眾能聽想聽愛聽的話和他們交流,從而建立與新媒體相適應的網絡文藝評論體系。近年來,中國文藝評論家協(xié)會不斷推出新舉措,從創(chuàng)刊《中國文藝評論》到為文藝評論家提供開展獨立評論的支持,在“保持適當?shù)木嚯x、打造良好的評論平臺”方面顯出了成效。在推出“遼寧文藝微評論”的實踐探索中,參與實際操作的編輯蘇妮娜也談到了自己的體會。她說,從編輯具體操作層面上來看,長期的、重點的文化現(xiàn)象和近期的、焦點文化事件,這兩種話題都需要牢牢抓住,并適度結合。加強信息甄別,提煉合適話題,認識和摸索新的文體特征,都是媒介編輯應該強化的觀念和能力。

黑龍江省文藝理論家協(xié)會副主席、秘書長林超然認為,在媒介融合環(huán)境中,文藝評論者應該把握好“變”“不變”與“轉變”的關系。求“變”是要立足生存、謀求發(fā)展;“不變”是要有堅守,要守住核心價值觀,守住評論者的文化身份、職業(yè)精神和本土立場;“轉變”則是要選擇路徑、與時俱進。劇作家孫浩則認為,文藝評論對創(chuàng)作實踐的指導性功能決定了它必須從實踐中來、到實踐中去。

責任編輯:wq

(原標題:中國網)
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

  • 點贊

  • 高興

  • 羨慕

  • 憤怒

  • 震驚

  • 難過

  • 流淚

  • 無奈

  • 槍稿

  • 標題黨

版權聲明:
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
2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站、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
返回首頁
相關新聞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