尋找董永與七仙女傳說的源頭
摘要:□晚報記者 王瑩 文/圖 屋前的麥地是曾經(jīng)的仙女廟,屋后是曾經(jīng)的小董莊。西平古為柏子國,我國流傳久遠的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故事,就發(fā)生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。在歷代的
□晚報記者 王瑩 文/圖
屋前的麥地是曾經(jīng)的仙女廟,屋后是曾經(jīng)的小董莊。
西平古為柏子國,我國流傳久遠的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故事,就發(fā)生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。在歷代的《西平縣志》、《重修汝寧府志》、《河南通志》等方志中,都可看到“仙女池在縣東南十五里仙女鋪北,徐魏莊南,相傳董永遇仙女于此,故名”、董永墓“在縣城東十里仙女池畔”的記載。據(jù)西平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田春雨介紹,2007年2月,該傳說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。3月1日,記者在田春雨的帶領下,來到西平縣重渠鄉(xiāng)李莊村仙女鋪村,見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耀堂。在王耀堂繪聲繪色的描述中,記者聆聽了七仙女和董永的美麗傳說。
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目前已知的最早記載為漢代董永行孝的畫像石,兩千年來演化出多種版本。故事描寫董永賣身葬父,這一孝行感動了玉帝第七女,她便下凡與董永結為夫妻,助他償債贖身。夫妻剛剛開始幸福生活的時候,王母娘娘卻嚴令七仙女返回天庭,造成人間悲劇。
董永作為“二十四孝”中第八位千古流芳的大孝子,勤勞善良,賣身葬父,感動天地,備受后人的推崇。有專家評價,七仙女和董永的美麗傳說,開了古典浪漫主義的先河,是現(xiàn)代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。
在西平縣流傳著
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
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是我國廣為流傳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(另三個是“梁山伯與祝英臺”、“白蛇和許仙”、“柳毅和洞庭龍女”)。東漢,懷縣縣令舉薦賣身葬父的董永為孝廉,司徒蔡茂復議后稟報光武帝,董永遂成為傳統(tǒng)文化“二十四孝”中的人物。不同時代的二十四孝版本均記載了七仙女配董永的故事,意在突出善有善報,于是“天仙配”的故事傳揚四方。
“樹上的鳥兒成雙對,綠水青山帶笑顏……”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可謂家喻戶曉,上世紀50年代更是隨著黃梅戲《天仙配》而名揚天下。但董永是歷史人物還是傳說人物?唐宋以來,各地都稱有董永遺跡,還有人將七仙女混同為織女。而在西平縣,也流傳著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,并提出了董永是西平人的說法。
“仙女鋪村位于西平縣城東南5公里,仙女鋪村北有仙女廟、仙女池和董永墓。”說起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,王耀堂繪聲繪色,話語里充滿了自豪感。
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始見于東晉新蔡人干寶所著的《搜神記》。當時的西平、上蔡、新蔡同屬汝南郡,干寶把距新蔡百里左右的西平作為自己創(chuàng)作故事的起源地順理成章。故事發(fā)生在西平縣重渠鄉(xiāng)仙女鋪村,在重渠、盆堯、柏鎮(zhèn)和上蔡無量寺等4個鄉(xiāng)鎮(zhèn)流傳。從《搜神記》問世的時間來推斷,“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”至少在兩晉時期已在民間廣為流傳。
曾經(jīng)的董永墓就坐落于此,破四舊時被夷為平地。
尋找傳說中的仙女池
重渠鄉(xiāng)仙女鋪村是一個人丁興旺的小村莊。采訪當日,記者看到該村村民三三兩兩圍在一起聊天。聽說記者來了解董永與七仙女的傳說,62歲的吳連昌趕緊離開了熱鬧的人群,和王耀堂一起帶領記者尋找傳說中的仙女池。
“這個地方原本就是一座仙女廟。你們看到那個高崗了嗎?那個高崗上就是董永的墓,破四舊的時候被平了,現(xiàn)在都成莊稼地了。”仙女鋪村后的一大片小麥地里,綠油油的小麥長勢正旺。王耀堂口中的仙女廟、董永墓就湮沒在這片麥地里,沒了蹤影,只有遠處幾排高大的楊樹還守衛(wèi)在曾經(jīng)的仙女池旁。
隨便問一個重渠鄉(xiāng)仙女鋪村的老農關于董永、七仙女的傳說,老農便會如數(shù)家珍似的講起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。
西平縣城東南5公里有個小董莊,村北有個鐵底銅幫玉石蓋的大池塘。每年農歷七月七日,王母娘娘的七個寶貝女兒都要來池塘洗澡。小董莊有個青年叫董永,家貧如洗,為葬父賣身,到村南趙莊趙員外家放牛,直到25歲還未婚娶。這年七月,董永受在縣城卜卦為生的神人金梁先生指點,抱走了在池塘中洗澡的年齡最小的七仙女的衣裳。二人遂結為夫妻,男耕女織,并生下了兒子董仲。
日月如梭,轉眼過了8年,天上才只有8天。這天,王母娘娘心煩意亂,掐指一算,得知七仙女私自下凡配了董永,十分惱怒,命天兵天將下界捉拿七仙女。董永父子得知七仙女被天兵天將帶走,急忙追趕。他們從仙女池往東南一直攆到上蔡境內的吳宋湖,眼睜睜地看著七仙女被帶上了天庭。
鄉(xiāng)人為紀念七仙女,把小董莊改名“仙女鋪”村,把村北池塘取名“仙女池”,把母子、夫妻齊哭的村落改名為“齊哭店”,把七仙女別夫離子的廟院改稱“沒娘寺”。
仙女池依然存在
這個東漢時期開始流傳的故事,如今已傳了1800多年。
雖然歷經(jīng)歲月的滄桑,但距西平縣城東南5公里的仙女池依然存在。據(jù)民國二十三年《西平縣志》描述,舊時的仙女池“面積九百四十畝,形成之字,地勢洼下”??滴蹙拍甑摹段髌娇h志》圖志清楚地標明了仙女池和董永墓的地理位置。雖然經(jīng)過滄桑巨變,仙女池沒有了舊時的模樣,但基本輪廓如今依然可辨。
仙女池是當年董永遇仙的地方,池南“離兒坡”是仙女升天前教兒子的地方。在仙女池南一里許是仙女鋪村。村西不遠的地方,舊時有仙女廟一座,正殿、廊坊、影壁、山門、石碑、仙女神像,規(guī)模可觀,年年香火不絕。往東50米處是仙女鋪,舊時臺高兩米,占地1.2畝。仙女鋪東有個董永墓,村東北有個磕鞋冢,再往東五里柳堰河上有座痛哭橋,傳為夫妻、母子離別痛哭之處。上蔡境內往東南依次是齊哭店、沒娘寺、望娘湖,都留下了一串串與董永和七仙女故事相關的歷史典故。
“仙女池其實是當?shù)氐囊粭l河,由于地勢低洼,水面寬闊了許多,據(jù)說當年有九百四十畝那么大。” 王耀堂告訴記者。記者看到,現(xiàn)在的仙女池由于多次填河造田已沒有了往昔的規(guī)模,但池水依然清澈。
記者站在河堤上,王耀堂向西南一指說:“那一塊崗地,就是故事里的趙莊,現(xiàn)在已莊毀人空,我們都叫它趙崗。”記者忙問怎么回事。
王耀堂說,董永賣身到趙莊趙員外家,起初趙員外對董永也不錯,后來見了漂亮的七仙女就起了歹心。他找來一些蠶絲,故意使人扯亂,然后強迫七仙女連夜織成綾緞,否則董永一生不能自由。七仙女點香請來了6個姐姐幫忙才勉強織成。七仙女升天后,趙莊天災人禍不斷,村民們死的死、逃的逃,一個村莊就這樣沒了。
美麗傳說代代相傳
“和董永、七仙女有關的文字故事,在唐干寶《搜神記》和宋《太平廣記》都能找到,元明時代出現(xiàn)了小說《七世姻緣》和雜劇《黃綾記》。” 田春雨說,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,縱觀幾千年的發(fā)展史可以看出,以孝治國、以德治國縱貫整個歷史,董永作為“二十四孝”中第八位千古流芳的大孝子,勤勞善良,賣身葬父,感動天地,備受后人的推崇。董永和七仙女的美麗傳說,從古至今代代相傳,綿延不絕。
千百年來,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在西平這塊土地的產生衍變和流傳,深深地影響到這里的民風民俗。上世紀50年代以前,仙女鋪一帶,年年有七月節(jié)廟會,青年男女們到廟會上燒香許愿,熱鬧非常;每年七月七日,還有女人乞巧的習俗;西平的大銅器曲牌《七仙女》,則表現(xiàn)了董永與七仙女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;當?shù)乩习傩辙k喪事經(jīng)過仙女廟不得停下,以示敬畏,停則不吉。
由于董永與七仙女的故事影響深遠,與故事相關的仙女池畔的梳妝臺舊時被列為西平的八景之一。臺在仙女池岸西南,據(jù)傳高丈余,寬三十二步。此處有崗有水,每到秋高氣爽之際,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,此地宛如人間仙境,因此這一景色被冠名為“妝臺野云”,留下了許多官宦士子、文人墨客的題詠詞章,如清代西平縣令沈芬游梳妝臺時寫道:“贈佩天邊杳,支機石上分?;呐_銜晚照,滿眼散秋云。澗蝶銷紅粉,山花掩翠裙。孝思如可問,吾意一逢君。”
如今,當?shù)卣雠_全面搶救、修復、重建仙女池一系列文物古跡的規(guī)劃,將其作為一個文化產業(yè)項目強力開發(fā)。計劃在未來5年內,投資3000萬元,恢復仙女池原貌,修復梳妝臺、仙女鋪、仙女廟,修葺董永墓、磕鞋冢等地面文物,建設充分展示農耕時代生活風貌的民俗文化村。
責任編輯:fl
(原標題:駐馬店網(wǎng))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版權聲明:
1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(wǎng)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(wǎng)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(wǎng)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2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團體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