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(wǎng)絡安全
首頁 新聞 娛樂

葉錦添:當攝影成為我看世界的方法

2024-02-07 11:09 來源: 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:付琳
發(fā)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《駐馬店手機報》,每天1毛錢,無GPRS流量費。

摘要:當我去看每張照片拍了多少時間點的時候,我就覺得這個世界好奇妙啊,這些東西其實并不是一直在一起的,它們是因為某一種原因而在一起的,并忽然間并置起來了?!???在葉錦添看來,攝影不僅是捕捉所見之物,更是一種自我探索和表達的過程。

自1986年參與第一部電影《英雄本色》起,三十多年以來,葉錦添擔綱了多部電影的美術指導與服裝設計,包括2023年火爆出圈的《封神第一部:朝歌風云》,而讓他“走向世界”的,則是電影《臥虎藏龍》,葉錦添憑此片獲得2001年第73屆奧斯卡“最佳藝術指導”獎,成為首位獲得這一殊榮的華人藝術家。

多年來,葉錦添的創(chuàng)作游走于電影、舞臺、當代藝術、文學等多元領域,而在其諸多頭銜與殊榮中,容易被人忽略的是他攝影師的身份及在攝影領域的創(chuàng)作。葉錦添畢業(yè)于香港理工大學實用攝影高級攝影專業(yè),從攝影中習得的美學觀念,或隱或顯于之后的電影與舞美創(chuàng)作、服裝設計。對此,葉錦添也不禁感慨:“我自己是很想做攝影師的,雖然我是學攝影出身的,但一直以來都沒有人覺得我是攝影師,所以非常遺憾。”

  葉錦添首部自傳性攝影隨筆集《凝望:我的攝影與人生》近日出版,該書精選了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時期風格各異的代表作品109幅,分為“美人”“櫥窗”“眾生”“異境”四輯,涵括葉錦添在電影拍攝間隙與從未間斷的旅行中所捕捉、記錄的真實瞬間與回憶性文字。

  在葉錦添看來,攝影并不是一種創(chuàng)作,而是一種洞見、一種神圣的窺探,任由“看見的”發(fā)生在鏡頭中,同時呈現(xiàn)外在與內(nèi)在的境域。他沉迷于對時間維度的探索,試圖從現(xiàn)實中不斷抽取出局部,以觸達抽象的時間意義。

  近日,《凝望》分享會舉辦,葉錦添和導演賈樟柯、藝術家安娜伊思·馬田、編劇張敞,就攝影、藝術、人生等話題進行暢聊。

  進入攝影的世界,是受攝影師哥哥的影響

  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,哥哥是葉錦添從小追隨的榜樣,葉錦添表示自己進入攝影的世界,深受攝影師哥哥的影響,“哥哥很早就自立門戶,創(chuàng)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。校園時代的我,一直被困在自我的空間,不被認可的感覺折磨著我,總是與這個我渴望親近的世界產(chǎn)生距離。我想急速地打破它,攝影成為我可以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站在旁邊觀察的一張門票,可以偷偷窺視我所感興趣的人們是怎么在那個地方生活與發(fā)光的。”

  哥哥送給葉錦添的一臺照相機,開始成為讓他自豪的一種象征。

  葉錦添說自己的早期攝影,都是圍繞著經(jīng)驗而成長的,“我喜歡看到與自己在現(xiàn)實世界中所見的不一樣的世界,能在照相機這種冰冷的機器前面探究這樣的世界,我覺得不可思議。那時候,我心中總是有一些預先儲存的形象,好像要制造一種經(jīng)典的視覺,每一幅攝影作品都希望可以突破嚴謹?shù)臉媹D要求,找尋奇異的角度,卻仍然保持嚴格的平衡。那一瞬間,渾然天成,但又不拘小節(jié)。”

  葉錦添直言受攝影大師黛安·阿勃絲的影響很大,“我覺得她好像挽救了我對攝影的掙扎。” 黛安·阿勃絲是美國新紀實攝影最重要的旗手,對社會主流人物和邊緣人的兩面性在視覺上做了深入探索。葉錦添稱贊她的照片非常有力量。我覺得她的拍攝經(jīng)驗與我的某一次經(jīng)歷非常相似。葉錦添回憶說自己還在念書的時候,有一次幫一所幼兒園畫裝飾畫,畫完后他坐在大廳,“一堆小孩子圍著我,我就覺得很奇怪,他們?yōu)槭裁从悬c不一樣?后來我想和他們打招呼說我走了,一打招呼,我的心忽然就跳了一下,因為他們?nèi)际怯悬c兒變形的臉,我后來才知道,這些孩子都是智力缺陷兒童。”

那個場景讓葉錦添深受震撼。他說:“因為我們平常經(jīng)??吹降乃^正常世界,看到的東西不多,真正的攝影師不會看到所謂正常世界的單面,他可能會看到后面不同的東西,那時候他才有機會選擇現(xiàn)在拍哪個,而當下的選擇是真的,因為他看到的是真實的東西。所以,從我的照片來講,我希望會看到這些真實的層面。有一段時間我覺得它很有挑戰(zhàn)性,因為你必須選擇你的題材,并且必須身處這個題材的前面,不能太遠,也不能太近。你拿著相機,那個人是知道你拍他的。那個時候就會產(chǎn)生真的東西,但是你不能給那個照片定義,你只能在他面前出現(xiàn)并按下快門,不能有任何自己的意思,拍出來的就是你跟他在當下那一剎那看到的東西。”

  因此,葉錦添說他一直在拍攝那些他覺得真實的東西。“我很痛恨那些假的東西,比如說 PS ,比如說為了某種功能而要拍的照片。”

  攝影是在創(chuàng)造當下的世界

  攝影通常被認為是記錄現(xiàn)實,拍完了,事物就停下來并永遠留在照片里,但葉錦添說他喜歡的是關于攝影的另一句話——攝影是在創(chuàng)造當下的世界,“當我拍這張照片的時候,我就創(chuàng)造了這個世界。如果我一直拍下去,我看到的不是以前,而是看到未來的一秒鐘,即下一秒鐘發(fā)生的事情被我拍下來。我不是拍以前的時間,不是停留在那邊,我剛好拍的是正要發(fā)生的事。它有什么不一樣呢?它的能量非常強烈,而且不確定,它是沒有定義的,在沒有定義的環(huán)境下,我們記錄下了真的東西。你要去多維地留下這個記憶,比如說他開心不開心,穿的衣服不一樣,這些是一種狀態(tài),是發(fā)生在一瞬間的狀態(tài),你給記錄下來了,你沒有給他任何多余的那些解釋。”

  在葉錦添看來,攝影跟對象的關系,需要保持在最簡單、最單純的狀態(tài)。“其他人在重看這些照片的時候,會發(fā)覺自己還能跟這個對象交流,我不只是聽你現(xiàn)在表達得好不好,你給我打開了跟這個對象交流的一扇門。”

  好的藝術家有“通靈性” 能夠穿越表面發(fā)現(xiàn)另一個磁場

  賈樟柯表示,《凝望》的四個系列中首先吸引他的是“櫥窗”系列。“‘櫥窗’對于我們來說是司空見慣的,可以說是被我們忽略的,我的辦公室在SKP ,那邊有很多櫥窗,我從來不看它們,路過就算了。但是葉老師路過世界各地的櫥窗,他拍出來之后,我覺得他發(fā)現(xiàn)了另一種舞臺,他讀解到了一個用某種心思裝扮出來的空間等待著人去發(fā)現(xiàn)。”

  賈樟柯說自己特別喜歡照片《獨處的青春》里的那個少年,“它其實是一個破敗落寞、在法國服裝店里豎立著的塑料模特,葉老師把它理解成了一個少年,他賦予這樣一個普通的場景以意義和詩意。對于一個消費者來說,可能就是看物品或者說去消費,但是對于一個藝術家來說,他看到了櫥窗里的故事,看到了這個景象背后的精神物體。”

  “美人”系列有很多大家喜歡的演員,賈樟柯提到了兩幅令他印象深刻的照片,一張是拍林嘉欣的《出神》,一張是拍梅艷芳的《兩生花》。“我覺得葉老師非常會拍姿態(tài),拍人物我們總是會說光或者說角度,哪一個角度女孩子最漂亮,葉老師很厲害,他很會捕捉人物的一種姿態(tài),這個姿態(tài)不是社交姿態(tài),不是我們平常的這樣一個姿態(tài),他會發(fā)覺人物本身某一個姿態(tài)的瞬間,呈現(xiàn)出更復雜的性格特點。比如像他拍梅艷芳的那張《兩生花》,非常善于利用狹窄空間里面的反射物來形成一個雙面的梅艷芳。”

  賈樟柯笑稱葉錦添腦中裝備有探測器,是一個“通靈”的人,“其實我們面對的都是一個表象的世界,一眼望去就是這個樣子。藝術家有某種通靈性,像葉老師這樣的藝術家,他能從這樣一個表象里面,馬上發(fā)現(xiàn)另一個磁場,而他的作品也會讓我們被表象之外的另一種精神性的東西吸引過去,那些作品都有巨大的能量和磁場,吸引我們超越現(xiàn)實。所以,我覺得葉老師的攝影作品來自現(xiàn)實世界,但是它有一種磁場,吸引我們進入現(xiàn)實深處,或者說吸引我們出離這個現(xiàn)實,看到表象之外的更多東西。”

  賈樟柯認為好的藝術家一定是能夠穿越表面的,就像葉錦添攝影作品一樣,“‘眾生’里面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個非常日常的場景,很多人行色匆匆地背著包,走在路上。那幅照片是一個我們在寫字樓或者一個辦公場所、一個學校門口經(jīng)??吹降膱鼍?,當我們凝視這樣一些人的背影,我們與他們的距離感,不遠不近的距離感,沒有融入其中,也沒有抽離出來,用那樣一種距離感去看我們的日常瞬間,你會百轉千回,會想到很多被我們遺忘掉的時間。

  這就是我們在無數(shù)個時間里面組成的,或者說我們可以隨手扔掉的東西,在我們的記憶中,我們誰會記得昨天進辦公室的時候是什么狀態(tài)?我們都忘了。但是葉老師看到了,拍下來了,這些作品用這樣無數(shù)個瞬間和時間凝聚出來,因為這些東西銘刻了你的一個狀態(tài),而這些東西能揭示今天你是什么樣的,明天你是什么樣的。有人說攝影按下快門的一剎那,現(xiàn)實就死亡了,其實不是,在那一瞬間你進入一個新的維度,就像葉錦添老師說的,這個作品印在書里、掛在墻上,是你進入另一個維度永遠的大門,它的價值就是這樣。”

  拍所有人、所有景,其實是在拍我自己

  葉錦添現(xiàn)場展示了幾幅代表性攝影作品,并分享了背后的創(chuàng)作故事,比如張國榮和梅艷芳那張經(jīng)典的《曾經(jīng)》。

  葉錦添講述說他早期拍照片的時候,在研究當時為什么有些照片很吸引他,“比如說約瑟夫·寇德卡的照片一直使用廣角鏡頭的感覺,你就發(fā)覺他拍出來的照片很有透視感,兩個人坐在那邊,一前一后,他就會特別夸張。有一個假象是我們在現(xiàn)場的感覺,所以遠距離的透視就會比較頻繁。但透視一大,一直在那個空間的中間,所以就構成了跟物像的緊張關系。其實在攝影領域,我們講構圖,講所有元素的結合,經(jīng)常都會有一個很完整的基本的構圖。具體到這張《曾經(jīng)》,忽然間出現(xiàn)了很多并置的構圖,里面的人一直在‘對話’。一般的攝影師可能會拍梅艷芳和張國榮對視的畫面,就變成一張單純的劇照。但當我移到這邊的時候,我就看到了化妝師,然后看到鏡子里的張國榮,忽然間就分成了三個非常不同的空間,并且同時在一張照片里出現(xiàn)。這個也是我對寇德卡的理解,比如說,我們拍一個人,同樣的題材,你可以找到特別的角度,你拍出來的效果是非常不一樣的,有可能那個角度低一點,有可能那個人貼一點,你走過來一點就能夠近一點,它就變成了一種語言。”

  葉錦添本人也很喜歡這張照片,“我覺得這張照片越久越香,當張國榮離開我們之后,我覺得他自己本身就在往深里走,因為他跟梅艷芳已經(jīng)在黑暗里見面了,所以他真正的存在是在鏡子里面,就變成好像這個時間一直在往后推,推到無限遠的感覺。這也是一個寫實的時間象征,他們兩個都在夢境,整個感覺是20 世紀 30年代的氛圍,跟我們有很大的距離感。當時我一直離不開這張照片,每次展覽的時候,如果要挑一張照片,這可能是其中一張我會挑到的。”

  《三個女人的故事》這張照片葉錦添也很喜歡,他講述說這是張曼玉拍《人在紐約》時期拍的,“她給人的感覺很神秘,平常給人感覺就是很普通的香港女孩,但是看她演戲又覺得她很特別。我當時在想怎么表達她的特別呢?就拍了她兩張這樣的照片,分開來看,我瞬間想到可以用暗房的方法把它變成一張照片,變成一張照片之后,我發(fā)現(xiàn)我的這個感覺是對的,突然間覺得它可以留下來,已不是一張拍得好的照片,影像的意義開始豐富了起來。我的攝影理念里經(jīng)常有鏡像,這使它并不單單是一張靜止的照片,而是一個移動的張曼玉。”

  喜歡時間的葉錦添也喜歡《四人行》這張,“我當時覺得這個瞬間很有趣,時間好像停滯了。以我的觀念來講,我在街上拍一張照片,我不覺得我在拍攝一段時間,我不覺得我是在拍一個影像,我其實是在把千萬個時間組織在一起。當我去看每張照片拍了多少時間點的時候,我就覺得這個世界好奇妙啊,這些東西其實并不是一直在一起的,它們是因為某一種原因而在一起的,并忽然間并置起來了。”

  葉錦添表示,當他用相機拍一個人的時候,會發(fā)覺自己走在了一個很奇怪的世界,“那個世界的人忽然在我面前出現(xiàn)。我拿相機去拍他的時候,我發(fā)覺我拍的不是他,我動用了我所有的記憶去分析他是誰,我對這個人熟不熟,比如他眉毛很像我的哥哥,他的嘴很像誰,我動用了所有這些東西來分析他,分析在我所有的記憶里面他是誰。所以,在這個情況下,我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很有趣的東西,我拍所有人、所有景,其實是在拍我自己,我怎么看這個人,我怎么接受這個人的臉,我可能覺得他不好看我就不拍了,我把他拍下來因為他是我的一部分,拍出來也只能是我的一部分,跟他沒有太大的關系。所有我看到的東西都是我看到我自己,我沒有看到別人。”

  即興藝術是講緣分的,甚至看你有沒有能力制造緣分

  攝影師經(jīng)常會花費很長時間等待一個好的鏡頭,談及跟作品的緣分,葉錦添坦言即興藝術其實是講緣分的,甚至看你有沒有能力制造緣分。“我覺得拍到某個程度,你每天都在等待某種瞬間出現(xiàn),當你拿起相機的時候,整個世界就會有反應;當你拍的時候,它會引導你去拍到類似的東西,緣分就會出現(xiàn)。”

  葉錦添說他在孟加拉和西藏拍攝時,會發(fā)現(xiàn)它里面有一股磁場,“即當我看到它之后,它就會一直往我這邊走。很多時候,我會走到被我拍的人面前,我用的是那種標準鏡頭,我要讓他顯示出跟我的一種距離感,當我逼近他的時候,他的距離感反映出什么東西,我當下就把那個瞬間真實的東西拍出來,他沒有防備。”

  賈樟柯表示自己對此感同身受,他說2001年拍攝紀錄片《公共場所》時,有一個場景就是在一個煤礦區(qū)的公共汽車站,拍那些公共汽車往來的人。“在拍一個鏡頭的時候,我跟著一組人拍到了公共汽車開過來,有人上車和下車,在車門關上的一剎那準備往前開的時候,我突然有一種信念,覺得一定會有一個沒趕上車的人追過來,于是就沒有停止拍攝。后來真的有一位行色匆匆的女士入畫了,她沒有追上那輛公共汽車,公共汽車開走了,暮色里,她一直在公共汽車站等下一輛車。這樣的時刻,會讓你覺得真的好像有一種魔力,在你期待的時候,它就來了。藝術是直覺的藝術。”

  在葉錦添看來,攝影不僅是捕捉所見之物,更是一種自我探索和表達的過程,而當你做攝影的時候,首先,你必須放棄自己,不要一直想自己喜歡什么。“就好像我想拍一個很靦腆的人,但那個人其實并不靦腆,我要拍他靦腆,怎么引導他變成靦腆的樣子,其實是不太容易的。但是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,像我拍照也希望拍出一些那個人可能在幾年內(nèi)都不會呈現(xiàn)出的樣子,所以要在那時放棄你自己,在那個瞬間進入到他的時間深度里,他忽然間就呈現(xiàn)了一個其他的樣子。”

  葉錦添沉迷于對時間維度的探索,“圍繞著我的想象與創(chuàng)造,時間維度不斷產(chǎn)生出影像,在現(xiàn)實生活的記錄中,也在某種創(chuàng)造間的轉換中。我試圖從生活里不斷抽取某種局部,以達成抽象的時間意義,而時間是一個復雜的網(wǎng)絡,有虛有實,分成內(nèi)在時間與外在時間。內(nèi)在時間無時間限制,外在時間即物理空間及由其所產(chǎn)生的理性空間,如物理科學。攝影不只是記錄了物理科學的部分,它其實是通過人類的心理實踐完成的,因此才能包容那么多不同才能的攝影師,通過各種不同維度的探索,對影像產(chǎn)生無窮無盡的穿透力。探索時間的秘密,讓攝影變成一條穿透時間的通道,它記錄的不只是片刻的時間,也是時間的深度。攝影師在進行中開創(chuàng)時間,而不是記錄即時逝去的所有;而攝影則有如在一場現(xiàn)實與真相之間的時間旅行中,深深地體會著看到的一切。”

  文/記者 張嘉

責任編輯:付琳
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

  • 點贊

  • 高興

  • 羨慕

  • 憤怒

  • 震驚

  • 難過

  • 流淚

  • 無奈

  • 槍稿

  • 標題黨

版權聲明:

1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(wǎng)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(nèi)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(wǎng)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(wǎng)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
2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團體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(chǎn)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?nèi)〉寐?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
返回首頁
相關新聞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