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絡安全
首頁 文化 歷史 文史研究

范縝和他的《神滅論》

2022-08-08 08:51 來源:駐馬店網 責任編輯:付琳
發(fā)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《駐馬店手機報》,每天1毛錢,無GPRS流量費。

摘要:辯論難不倒范縝,于是蕭子良又派王融找范縝,企圖以高官厚祿引誘他放棄自己的觀點。梁武帝除親自寫了《敕答臣下<神滅論>》外,還有“王公朝貴”60余人發(fā)表反駁《神滅論》文章數10篇。當然,和所有古代唯物主義者一樣,一涉及社會現象,范縝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。

記者 柳浩楠

天中大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,早在遠古洪荒時期,人類就曾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,以刀耕火種的原始勞作,點燃了文明的火花,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發(fā)祥地之一,在我國文化發(fā)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。南北朝時期,玄學和宗教盛行,鬼神等迷信思想嚴重泛濫,南陽舞陰(今泌陽縣)的無神論者范縝,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創(chuàng)作出的《神滅論》,在我國古代思想發(fā)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。

范縝    栗東旭/繪

范縝,字子真。主要活動于南朝宋、齊、梁三朝,是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、杰出的無神論者。范縝集漢晉以來神滅思想之大成,對當時佛教的理論基礎神不滅論進行了反駁和批判,針鋒相對地提出了“形存則神存,形謝則神滅”的神滅論思想,進而撰成《神滅論》一文,把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和無神論思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。范縝一生成就顯著,在為官處世中所體現出的不隨流俗、不畏權貴、剛直不阿的品質,以及堅持真理、矢志不渝的精神,值得后人稱贊和學習。

 范縝其人

范縝出生于南陽舞陰一個士族家庭,祖父范璩之,劉宋時官至中書郎。父親范濛,劉宋時奉朝請,在范縝出生不久就病故,故范縝自幼家境貧寒,與母親相依為命,并以孝謹聞名。

范縝勤奮好學,十幾歲時,聽說名師劉瓛招收學生講學,就離家投師門下。他學業(yè)優(yōu)異,卓越不群,劉瓛十分鐘愛他,親自為20歲的范縝行加冠禮。劉瓛在當時學術地位很高,門生大多是所謂“車馬貴游”的權勢子弟,錦衣玉食,狂妄自大。范縝在從學的數年中,經常穿布衣草鞋,上下學都是步行,但并未因此自卑自愧。相反,他生性倔強耿直,不肯向權貴低頭,敢于發(fā)表危言高論,同窗士友都畏他三分,因而他也受到眾人的疏遠和冷落。

南朝宋時期,范縝很不得志,他的聰明才智和滿腹經綸無處施展。懷才不遇的痛苦時刻煎熬著他,使他未老先衰,在29歲時就已生白發(fā),遂寫下了《傷暮詩》《白發(fā)詠》,抒發(fā)內心的憤憤不平,寄托不屈服厄運之志。不過,范縝并沒有悲觀消沉,他的人生經驗、求學經歷以及所見所聞,使他形成了淳樸正直、勇于鉆研的品格,為他反對有神論,提出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奠定了基礎。

 堅持真理 不畏權貴

范縝生活的年代,是南朝佛教興盛的時代。宗教唯心主義到處泛濫,宗教思想充斥于社會各個角落。唐朝詩人杜牧在《江南春》一詩中曾生動地勾畫出當時信佛的景象: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樓臺煙雨中。”大量的人力物力用在佛寺僧塔的修建之中。佛教宣揚“靈魂不滅”的唯心主義觀點,被封建統(tǒng)治階級用來作為麻醉人民的思想工具,以便達到鞏固其政治統(tǒng)治的目的。

南朝齊時期,范縝以卓越的才華,走上了仕途。到了齊武帝時,為了進一步緩和南北局勢,朝廷下詔選拔有才干的人充任使者,出使北魏。范縝才能出眾,有良好的德行,自然在被選之列。他憑借自己的學識和能力,受到北魏朝野的稱贊。

統(tǒng)治階級中一些上層人物,也信仰佛教。南朝齊的宰相竟陵王蕭子良在府邸聚會名僧,講論佛典,甚至不惜有失宰相的身份,親自為僧侶端茶上菜。蕭子良在京都雞籠山西邸官舍禮賢納士,梁武帝蕭衍、沈約等“八友”,以及范縝等士人,都游于其門。但這些名士中幾乎都是佛門信徒,篤信因果報應。認為前世、今生所行的善或惡,在來世必然要分別得到富貴或貧賤的報應。唯有范縝對此嗤之以鼻,他大唱反調,稱無佛。

蕭子良聚眾與范縝辯論。蕭子良問范縝:“君不信因果,世間何得有富貴,何得有貧賤?”范縝答道:“人之生,譬如一樹花,同發(fā)一枝,俱開一蒂,隨風而墮,自有拂簾幌墜入茵席之上,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。墜茵席者,殿下是也;落糞溷者,下官是也。貴賤雖復殊途,因果竟在何處?”(《梁書·范縝傳》)人生如同樹上的花同時開放,隨風飄落,有的花瓣由于風拂簾帷而飄落在廳屋內,留在茵席上;有的花瓣則因籬笆的遮擋而掉進糞坑中。殿下就猶如留在茵席上的花瓣,下官就是落于糞坑中的花瓣。貴賤雖然不同,但哪有什么因果報應呢?蕭子良不能駁倒范縝這番有理有據的答辯,無言以對。

后來,范縝將自己的無神論觀點加以系統(tǒng)整理,寫出了唯物主義杰作代表《神滅論》,和佛教徒在思想上展開了尖銳的斗爭?!渡駵缯摗啡碾m然不長,可是沒有一個佛教徒能真正把它駁倒。

辯論難不倒范縝,于是蕭子良又派王融找范縝,企圖以高官厚祿引誘他放棄自己的觀點。王融說:“你堅持神滅論,是損傷名教,像你這樣有才能的人,不怕做不到中書郎的高管,何苦自誤前途?”范縝答道:“如果我‘賣論取官’,再大的官也做到了,何必在乎你說的那個中書郎。”范縝不“賣論取官”的高尚品質和堅持真理、矢志不渝的“大丈夫”精神,令王融羞愧萬分。

堅持《神滅論》

南朝梁時期,梁武帝蕭衍宣布佛教為國教,下詔尊佛,佛教進入了全盛時期。蕭衍在位期間,甚至多次放棄皇帝之位而出家,朝廷花費大量錢財才從寺廟里將其贖出來,后世學者稱其為“菩薩皇帝”,可見他對佛教的癡迷和推崇。在蕭衍的影響和提倡下,僅京城就有佛教寺院500多所,僧尼10萬余人。由于佛教徒可以免稅、免役,所以投身佛寺者眾多。據《南史》記載,國家差不多有一半戶口被寺院控制。有些人其實并不信奉佛教,只是為了免除賦役才出家,這大大削弱了國家的勞動生產能力。

范縝堅持的神滅論與蕭衍的禮佛思想格格不入,于是一場關于神滅、神不滅的辯論又開始了。只是這次的辯論規(guī)模更大、級別更高,體現在梁武帝親自出面,率領朝廷顯貴、大臣、僧侶一齊上陣,企圖逼迫范縝放棄神滅論思想。梁武帝除親自寫了《敕答臣下<神滅論>》外,還有“王公朝貴”60余人發(fā)表反駁《神滅論》文章數10篇。范縝沒有屈服,將自己的《神滅論》改為更適合論戰(zhàn)的主賓問答形式,共有31條,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見到的《神滅論》,系統(tǒng)地闡明了自己的觀點。

范縝在《神滅論》提出“形神相即”。他說:“形即神也,神即形也。”所謂形是形體,神是精神,即就是密不可分。范縝認為,精神與形體不可分離,形體存在,精神才存在;形體衰亡,精神也就歸于消滅。在范縝看來,形體和精神是既有區(qū)別、又有聯系的不能分離的統(tǒng)一體,即兩者“名殊而體一”,或曰“形神不二”。

范縝在“形神相即”,“不得相異”的基礎上,進一步提出了“形質神用”的著名論點。他寫道:“形者神之質,神者形之用,是則形稱其質,神言其用,形之與神,不得相異也。”即認為形體是精神的質體,精神是形體的作用;兩者不能分離。

范縝還從發(fā)展、變化的觀點闡述了質與用、形與神之間不可分割的關系。他駁斥了佛教徒對生形與死形、榮木與枯木之間區(qū)別的故意混淆,說:“生形之非死形,死形之非生形,區(qū)已革矣!”人從生到死,木從榮到枯,形體發(fā)生了根本的變化,所以質的作用也隨之而變化。所以,隨著人的死亡,精神活動也停止消失了。

范縝一生坎坷,然而他在形神關系的論證上,思想深度和邏輯的嚴謹不僅超越了在他之前的所有的唯物主義者,而且在整個中國封建思想家中,也是獨一無二的。他為堅持和捍衛(wèi)真理而斗爭的勇氣,更是難能可貴。當然,和所有古代唯物主義者一樣,一涉及社會現象,范縝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。如他認為人的富貴貧賤,完全是偶然的因素,從而陷入了宿命論,他又把所謂圣人與凡人的區(qū)別,說成是由于形體和器官上的差異。他對儒家經典中關于神道說教的一套說法也采取了保留態(tài)度等。這些都表現出他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,是其階級和時代局限性的表現。盡管《神滅論》存在著不可避免的理論缺陷,但確堪稱中國古代哲學史的杰出成就之一,在中國思想發(fā)展史上有著不朽的價值。

責任編輯:付琳
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

  • 點贊

  • 高興

  • 羨慕

  • 憤怒

  • 震驚

  • 難過

  • 流淚

  • 無奈

  • 槍稿

  • 標題黨

版權聲明:
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發(fā)現,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
2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站、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3.如果您發(fā)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
返回首頁
相關新聞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