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信謠不傳謠 講文明樹新風 網(wǎng)絡安全
首頁 文化 當代文化 文學

掃灶

2015-02-10 08:35 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 責任編輯:fl
發(fā)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訂閱《駐馬店手機報》,每天1毛錢,無GPRS流量費。

摘要:□王太廣家鄉(xiāng)俗語道:“臘月二十三一到,全家人開始掃灶。”“臘月二十三,戶戶把家翻。”這些說的都是掃灶。掃灶,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習俗,每家每戶

□王太廣

家鄉(xiāng)俗語道:“臘月二十三一到,全家人開始掃灶。”“臘月二十三,戶戶把家翻。”這些說的都是掃灶。掃灶,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習俗,每家每戶都把一年來的垃圾、灰塵清掃干凈,除去一年來的晦氣和不快,以嶄新的精神面貌步入新的一年。

臘月二十三,家鄉(xiāng)人稱“小年下”。這一天有上午祭灶,下午掃灶的習俗。上世紀70年代初,我家的房子是國家給宿鴨湖移民建的墻倒屋不塌的框架房。相通的三間房,東頭一間是灶火(即廚房)。因為天天燒火做飯,煙熏火燎,屋內的水泥檁、柱子和椽子都被醺得黑乎乎的,蜘蛛網(wǎng)一個連著一個,各種家具什物的上面蒙了一層塵埃,鍋灶上敬奉的灶王爺和年畫更是灰土蓋臉,沒了模樣,不掃真的很難看。

那天吃過中午飯,全家人就開始動手干。爺爺、父親、母親、姐姐和我分別把每個屋子里的被褥、葦席卷起來,把箔掀起來,把盆盆罐罐、壇壇碗碗、破籃子破鼓等家什,凡是能搬動的統(tǒng)統(tǒng)搬出來,能拿的全部拿出來,擺得滿院子都是。待東西全部搬出后,找些破麻袋、門簾、舊報紙、塑料布蓋著屋里搬不動、抬不走的糧食茓子、大面缸、水缸、鍋灶、案板,以免落上灰塵。

掃灶的活兒由父親去干。他先找一根較長的木棍,把爺爺新扎的笤帚捆在木棍的一頭,把門后邊墻上掛的那頂破草帽戴到頭上。沒有口罩,父親就用洗臉毛巾把鼻子和嘴遮著。父親先從西間的屋脊開始,從高處按照一定的順序有條不紊地清掃。笤帚稍微一碰,這些積攢了一年的灰塵、蜘蛛網(wǎng)便摧枯拉朽似地飄落下來,屋子里頓時烏煙瘴氣,空氣中彌漫著嗆人的氣味。

我頂不住這嗆人的塵土味,一邊咳嗽一邊捂著嘴,從屋里跑了出來。這時候,我聽到父親開始咳嗽,那肯定是灰塵把他嗆得喘不過氣了。我又走進屋里,想替換父親。他說:“你干不了,出去吧!”過了一會兒,父親從屋里出來,徑直走到糞池邊。父親黑色的破棉襖上落了一層灰塵,像個土人一樣。他隨手解開毛巾,臉已憋得通紅,立馬吐出一口濃黑的痰,然后又系上毛巾回到屋里繼續(xù)掃房。

父親掃房很認真、很細致,從上到下,從里到外,從高到低,旮旮旯旯慢慢地清掃。夠不著的地方,父親就站在大板凳上趔趔趄趄地劃拉,最后,用笤帚清掃墻面、墻角和墻根的塵土。

父親清掃完后,母親已燒好一大鍋熱水,二姐和三姐開始對屋里的器皿、櫥柜、桌凳等進行反復擦洗。經(jīng)過全家人一個下午的忙碌,從把家什搬出門到回歸原位,從屋里深灰積塵到清掃一新,家如同一個經(jīng)過一番梳洗打扮的物品,變得干凈整潔了。

時至今日,每到小年的下午,家鄉(xiāng)人仍堅持掃灶的習俗。我想,人們在掃去房間灰塵的同時,是不是應拭去覆蓋在心頭的灰塵、滌蕩沉淀在心靈深處的塵埃呢?

 

責任編輯:fl

(原標題:駐馬店網(wǎng))
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

  • 點贊

  • 高興

  • 羨慕

  • 憤怒

  • 震驚

  • 難過

  • 流淚

  • 無奈

  • 槍稿

  • 標題黨

版權聲明:

1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(wǎng)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(jīng)本網(wǎng)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(wǎng)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(wǎng)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(jīng)發(fā)現(xiàn),本網(wǎng)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
2.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團體從本網(wǎng)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(wǎng)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(wǎng)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
3.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(chǎn)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

返回首頁
相關新聞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