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古雞黍臺 生死范張情
摘要:劉 珊兩千年前的汝南,一定是華麗而高貴的。《鹽鐵論》的作者桓寬,道家術士費長房,才高八斗的王粲,二十四孝中的蔡順、董永,時稱二龍的許邵、許靖,還有至誠信士張劭&he
劉 珊
兩千年前的汝南,一定是華麗而高貴的?!尔}鐵論》的作者桓寬,道家術士費長房,才高八斗的王粲,二十四孝中的蔡順、董永,時稱二龍的許邵、許靖,還有至誠信士張劭……這些恒星般閃爍在歷史長河中的人物,燦爛了漢代的汝南。
20年前,聽說金鋪鎮(zhèn)有雞黍臺,我很興奮。小時候背誦孟浩然的“故人具雞黍,邀我至田家”,非常喜歡,也非常羨慕孟先生竟然把那么平常的事說得明白如話又那么美好。當時猛然想到,孟先生或許是抄襲了發(fā)生在我們汝南的這個傳奇故事,感到有點得意、有點自豪。迫不及待想去探個究竟,追尋到汝南縣城北30里,金鋪鎮(zhèn)街北頭,知情人告訴我:這里就是雞黍臺遺址——二賢祠、白馬冢等紀念性建筑,1938年還在,后來淹沒在歷史的煙云中,不留一點痕跡了。
兩千年的歲月更迭,滄海桑田,不留痕跡也不為怪。不過,在文學典籍中,我很容易就找到了雪泥鴻爪?!逗鬂h書》、元雜劇《范張雞黍》、明代小說《喻世名言》中,對此都有詳細記述。當然,從漢至明,一千多年過去了,故事經過一代代文人墨客口耳相傳,必定會加入一些合理想象,使故事愈趨完善,并帶有一定時代的特征。到了今天,故事是這樣講述的:
話說漢明帝時,汝南有一秀才,姓張名劭,字元伯。時漢帝求賢,張劭辭老母,負書囊,到東都洛陽應舉,途中日暮,投店宿歇,夜間聽到鄰屋有人呻吟,問店小二:“隔壁是誰?”小二答道:“是一個秀才,害瘟疫,傳染,沒人敢去看望,快死了。”張劭隨即請醫(yī)用藥調治,早晚湯水粥食,悉心照顧,終于救人一命。
那病人是楚州山陽人,即現在山東金鄉(xiāng)人,姓范名式,字巨卿。兩人結為兄弟,同在太學讀書,朝暮相隨,情如手足。不覺幾年過去,范式、張劭各自歸家。二人同行數日,到分路之處,在酒店共飲,但見杯泛茱萸,黃花紅葉,妝點秋光,方知是重陽佳節(jié),便約定兩年之后的今日,范式到張劭家拜見張母。
自此張劭在家,耕田讀書,以度歲月。光陰迅疾,又近重陽。張劭預先畜養(yǎng)肥雞,讓母親釀了米酒,重陽這日早早起來,灑掃草堂,遍插茱萸、菊花,焚信香于座上。張母說:“從金鄉(xiāng)到汝南,迢迢千里,恐怕巨卿未必能應期到來。”張劭說:“巨卿是誠實守信的君子,必然會今日趕到。”這日,天高云淡,時見雁行陣陣。張劭整其衣冠,立門而望。
果然,雞黍未熟,但見范式風塵仆仆,手拈一支鵝毛匆匆而來,洗塵甫畢,先登堂拜見張劭之母。然后,范、張二人登高賞菊,坐席把酒,暢談別后離情、一路艱辛。
原來,范式來汝拜見張劭母親,也不是空手而來,本是抱了兩只肥鵝的,行得數日,人馬困乏,鵝也餓瘦了。到汝南郡境,一條清亮亮的河橫亙眼前,范式喚來船老大,買舟渡河。且說那兩只鵝,見不得清凌凌的水,撲棱棱飛到河里,任范式再著急呼喚,也不回來了。范式慌亂中僅抓得鵝毛一支。這就是“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”的典故了。
再說范張盡歡而別,倏忽又是幾載。張劭得了重病,漸入膏肓。張劭看支撐不過,嘆息道:“遺憾的是不能再侍奉老母,不能再與生死之交相見。”不久,張劭病死。
忽一日,范式夢見了張劭,帶著黑色帽子,穿著黑色袍子,倉促叫他:“巨卿,我在某天死去,要在某天埋葬,永遠回到黃泉之下。你還能再來見我嗎?”范式恍然睡醒,悲嘆落淚,跟家人交代一聲,就穿著喪服,趕著白馬素車直奔汝南郡。
這邊已經到了發(fā)喪之日。但無論多少壯勞力抬棺木,靈柩就是抬不起來。張母撫棺哭道:“兒啊,難道你還有什么心愿沒有了結?”不多時,就看見素車白馬,號哭而來。張劭的母親說:“這一定是范巨卿。”
果然,范式日夜兼程,白馬勞累至極,倒地猝死。范式哭祭朋友,傷心不已。“走了元伯,死生異路,從此永別。”范式親自為張劭執(zhí)紼送行,靈柩才肯移動下葬。范式為朋友修繕了墓冢,種植了松柏,方才離開。世人稱之謂:生死之交。
汝南人感動于兩人情義,為二人筑“雞黍臺”、“二賢祠”,為白馬建冢祭祀。用范式家鄉(xiāng)金鄉(xiāng)命名張劭的村子張莊,這就是金鄉(xiāng)鋪的來歷。這個故事在汝南廣為流傳,溫暖著一代代仁人賢士的心靈。在范式的家鄉(xiāng),流傳的卻是另一個版本。
這個版本出自明末馮夢龍編纂的“三言”之一——《喻世明言》第十六卷的《范巨卿雞黍死生交》,情節(jié)前半部分大致相同,后半部分差異較大:
話說張劭母子蒸熟了黍米肥雞,左等右等不見范式到來。張劭每聽得村中犬吠,必到村口張望,如此無數遍??醇t日西沉,現出半輪新月,張母出門喊張劭回屋,張劭回道:“母親先歇息吧,我再等等。”
等到夜深,看見銀河耿耿,玉宇澄澄,漸至三更時分,月光都沒了。隱約見黑影中,一人隨風而至。張劭細看,竟是巨卿來了。張劭大喜過望,請至草堂,擺雞黍酒具,欲請老母與之相見。范式僵立不語,以衣袖掩面,擺手讓張劭退后,說:“我已經不是陽世之人,是陰魂。”張劭大驚,急問其故。范式說:“與賢弟別后,溺身商賈,被蠅利所牽,忘了日期。今早鄰居送來茱萸酒,才知又到重陽。奈何山陽至此,千里之隔,非一日可到。尋思無計,常聽古人說:人不能行千里,魂能日行千里。所以自刎而死?;昙荜庯L,特來赴雞黍之約。萬望賢弟憐憫愚兄,恕我輕忽之過,若能到山陽見見我尸,死也瞑目了。”說罷,淚如迸泉,倏忽出門。張劭趕忙去追,不覺踏了蒼苔,滑倒在地。直覺陰風拂面,巨卿不見了。有詩為證:
風吹落月夜三更,千里幽魂敘舊盟。只恨世人多負約,故將一死見平生。
張劭放聲痛哭,幾欲至死。張母驚醒,問明情況,勸解道:“古人說被囚禁的人夢見赦免,口渴的人夢見湯水。這是你對范巨卿念念不忘,所以才做這樣的夢。”張劭說:“不是夢,巨卿是誠信之人,不會虛報假信,兒一定得去看看。”
一大早,張劭收拾一個小小行囊,灑淚別母,路上饑不擇食,寒不思衣,恨不得身生兩翼,走了幾天,到了山陽,問巨卿住在何處,鄰人說:“巨卿死了十多天了,他妻子扶靈柩往城外下葬去了。”張劭奔到城外,望見有數十送葬之人,又見一婦人,身披重孝,伏棺而哭。元伯大叫道:“此處難道就是范巨卿的靈柩嗎?”
那婦人說:“來的莫非是張元伯嗎?我夫等得好苦!”原來,范式囑咐妻子:死后且不可葬,待元伯來見,方可入土。今日已死去二七,眾人勸婦人先下葬。但眾人拽棺木入金井,無論多少人都拉不動,眾人驚異不已。元伯哭倒在地,陳列祭物,取出祭文,號泣而讀。祭祀已畢,掣佩刀自刎而死。眾人驚愕敬佩,把他和巨卿葬在一起。
可憐汝南張劭、山陽范式,黃花九日,肝膽相盟,青劍三秋,頭顱可斷,真是氣貫虹霓、義高云漢。
當地太守聞知此事,表奏明帝。明帝憐其信義深重,賜范式山陽伯、張劭汝南伯。墓前建廟,號“信義之祠”,墓號“信義之墓”,福蔭后代。
古人崇尚天人合一,天地有五行: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人則有五常: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,五常配五行:仁配木,取生生不息之意;義配金,取剛烈決斷之意;禮配水,取謙虛禮讓之意;智配火,取洞明練達之意;信配土,取厚重長久之意。山陽版的范張故事較為慘烈,不僅體現了信,也體現了義;汝南版的故事較為溫情,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都在里面了。不管哪個版本,范式、張劭作為誠信守諾的典范,近兩千年來,從沒停止過被人傳誦歌詠。
無名氏《踏莎行》一詞贊道:千里途遙,隔年期遠,片言相許心無變。寧將信義托游魂,堂中雞黍空勞煩。月暗燈昏,淚痕如線,死生雖隔情何限。靈魂若候故人來,黃泉一笑重相見。
清初,官至福建鹽運使的汝南人傅鶴祥,路過雞黍臺,這樣寫道:“昔人重一諾,雞黍迄如今。約以神相照,交于信可深。”
清乾隆年間,時任汝陽(今汝南)知縣的王元梅,瞻仰雞黍臺,寫下了“千古交情數范張,石碣摹傳字跡明;想見當年忠義氣,淋漓墨沉筆縱橫”的詩句。
在汝南這片厚土上,像范張一樣的誠信故事既非空前,也非絕后,而是代代傳承、綿延不斷。戰(zhàn)國時三王墓的故事,既有眉間尺為父報仇、不畏強暴、敢于抗爭的正義之爭,也有俠客一面之交,便受托行刺,以死踐約的信義;漢末,關云長身在曹營心在漢、千里單騎走汝南找大哥劉備,是對信的完美詮釋;西晉梁祝傳說,是發(fā)生在情人之間重諾守信的故事;明代天官李本固建坊上坊,不也是傅振商誠信守諾的成全嗎?
時至今日,汝南金鋪鎮(zhèn)的群眾在雞黍臺原址復建“二賢祠”,希望人們認真回眸汝南優(yōu)秀的本土文化,不要遺忘范式、張劭們重情義、守信用、一事既定、生死不移的傳統美德。“誠信、友善”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,歷久益豐,需要我們在這個偉大時代弘揚光大。
責任編輯:wtt
(原標題:駐馬店網)
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:
版權聲明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駐馬店網”。任何組織、平臺和個人,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,否則,一經發(fā)現,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。
駐馬店日報報業(yè)集團法律顧問單位:上海市匯業(yè)(武漢)律師事務所
首席法律顧問:馮程斌律師
2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其他個人、媒體、網站、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”,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,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3.如果您發(fā)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